高考成语辨析复习(上课用)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成语辨析复习(上课用)PPT

正确使用成语;明确高考要求: 高考对成语(熟语)的考查要求是“正确使用成语(熟语)”,即能够正确理解成语(熟语)的含义,并正确运用到语境中去。成语(熟语)检测是高考基础考查的重点之一,每年必考。 ;规律总结: 1、从历年高考的情况来看,试题中出现的成语除个别(如美仑美奂、 薪尽火传、不孚众望、等量齐观、胼手胝足、遇人不淑、白头如新、高山仰止、头角峥嵘等)较生僻外,绝大部分是在报纸杂志上经常出现而且容易用错的成语。所以,我们在进行成语复习时,不能见难就钻,应当注意的恰恰是那些常见而易错的成语,这样才会取得比较好的复习效果。; 2、既要理解成语意义,更要注意语境(句子所形成的语言环境和内容)。否则,即使知道成语或熟语的含义,也会判断错误。 3、熟语总的来说,考得极少,而且这些熟语在各省都应是常听说的,一般都知道意义,所以重点仍在成语。; 4、以前考过的,后来的高考题仍然可以考,其它省市往年考过的,在第二年的另一个省市的试题中仍可出现,所以高考题中出现的成语或熟语仍是重要积累内容。 5、成语或熟语试题整体难度较低,容易得分,所以这个考点应从容对待,扎实复习。 6、掌握高考试题错误用法的规律对答题大有帮助。 7、复习要特别留心有几个意义的成语,不要因熟知一种含义而出现另和种含义导致判断失误。;成语及成语误用的类型;第一类? 望文生义; ⑵、在语文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 ;第二类? 对象误用;;第三类? 褒贬颠倒;例(2) 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第四类? 语义轻重的误用;?第五类? 语境不合;例(2) 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第六类? 形义相近的误用; 例1.一个月后,王小明的病逐渐好起来,他又一次起死回生了。 “起死回生”是说医生的医术高明,能把垂死的病人救活,这里应该是“死里逃生”; 例2.进入高三以来,一向成绩平平的陈刚一直特别刻苦,进步很大,真叫人不得不另眼相看。 “另眼相看”是指对某人用不同于一般的眼光看待,有优待或歧视意,应改为“刮目相看”。 ;例3.有些人对骑自行车带人之类的事不以为然,他们认为,这样既方便了自己,也没有妨碍别人。 “不以为然”的意思是不认为是正确的,应改为“不以为意”。 例4.他爸爸是乐队指挥,妈妈是歌唱家,平时耳闻目睹,所以他也喜欢上了音乐。 “耳闻目睹”是亲自听说,亲眼看见的意思,应改为“耳濡目染”。 ;第七类? 多重含义的误用;第八类? 表意重复 ; 例1、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 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的意思,而句中“扑哧一声笑起来”与“忍俊”的意思一样,因而造成重复。删去“扑哧一声笑起来”,句子才简明。 例2、月明星稀,夜深人静,王小东独自孑然一身地穿过小巷,闪进了巷口的一个漆黑的大门。 “孑然一身”同“独自”重复。; 例3、祸及八年的“安史之乱”使人民生灵涂炭。 “生灵涂炭”形容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生灵”即百姓,句中“人民”与这重复。 例4、他往四周一看,发现漫山遍野都是这样怪石,这时他心中就有了出奇制胜叛军的妙计了。 “出奇制胜”是指“用奇兵、奇计战胜对方,取得胜利”,作谓语时后面的宾语造成语意重复。 ;第九类? 语法功能的误用 ;第十类? 谦敬错位 ;类似的词语还有: ?? ⑴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谦虚,表示对人的敬意,只能对人,不能对己。 ??? ⑵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在好的东西的后面,通常只用在自己的作品,表示谦虚。 ??? ⑶蓬荜生辉:用于称谢别人到自己家中,或称谢别人的字画送到自己家里。 ??? ⑷敬谢不敏:恭敬地表示不能接受或能力不够,用于自谦,表示推辞某事。 ??? ⑸心向往之:用于表示对某人或事的景仰之情。 ???;总结——归纳正确使用成语的方法: 1、理解关键词的含义,不可望文生义,在理解原意的基础上,把握比喻义。 2、弄清词的感情色彩。 3、掌握词的适用对象、范围。 4、把握成语的多重含义。有些成语不但有本义,还有后起义,因此具有多个义项,要注意其在不同语境下的义项使用。 5、区分意义相近的成语。成语中有些意义相近,但侧重点不同,适用的场合也就不同。 6、注意词的语法功能,积累例句。; 正确使用词语 ——实词 ;  ☆辨析近义词的方法☆   要正确使用词语,就要学会辨析近义词的细微差别。   近义词之间的差别我们一般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来辨析;(一)从色彩方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