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十八章常见病毒鉴定PPT.ppt

  1.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八章常见病毒鉴定PPT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多核细胞 第四节 疱疹病毒 (二)微生物学检验 HBV抗原、抗体检测 血清HBV-DNA检测 血清DNA多聚酶检测 第二节 肝炎病毒 (三)临床意义 传染源:患者或无症状HBsAg携带者 传播途径:密切接触、血液及体液、母婴传播 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可由无症状携带至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症肝炎等。病毒不仅存在于肝内,也存在于脾脏和血细胞等。一般认为,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对肝细胞的直接破坏作用不大,而机体对肝脏的免疫病理损害才是引起肝炎发生的主要原因 第二节 肝炎病毒 三、丙型肝炎病毒 (一)生物学特性 有包膜的单正链RNA病毒。 病毒体呈球形,直径为30~60nm (二)微生物学检验 1.检测病毒抗体:用ELISA法检测抗-HCV 2.检测病毒RNA:因HCV在血液中含量很少,常用敏感的RT-PCR法 第二节 肝炎病毒 (三)临床意义 1.主要通过血液/体液传播,其他如性传播、垂直传播 2.是引起输血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主要原因 3.HCV感染极易转为慢性 4.无症状HCV携带者和慢性丙肝者多见 5.人群普遍易感,HCV感染的母亲所生婴儿感染率高 6.诱发肝外损伤:肾小球肾炎 7.免疫力不牢固 第二节 肝炎病毒 四、丁型肝炎病毒 (一)生物学特性 HDV是一种缺陷病毒由HBsAg构成其外壳HDV定位于肝细胞核内在血液中由HBsAg包被形成35-37nm颗粒单负链环状RNA HDV结构模式图 第二节 肝炎病毒 (二)微生物学检验 1.HDAg是HDV感染的直接标志 2.抗-HD抗体检测 抗HDV-IgM:是HDV早期感染标志 抗HDV-IgG:是HDV既往感染的标志 慢性HDV感染时,两种抗体可长期共存 3.HDV-RNA HDV RNA是HDV存在及复制的一个有用指标 第二节 肝炎病毒 (三)临床意义 只能感染HBsAg阳性的病人 共同感染 (coinfection):与HBV同时感染 重叠感染 (superinfection):在慢性乙型肝炎或HBsAg携带者的基础上再感染HDV 第二节 肝炎病毒 五、戊型肝炎病毒 (一)生物学特性 属杯状病毒科,球形,无包膜,直径32~34nm,单正链RNA一个血清型 (二)微生物学检验 检测HEV:电镜或免疫电镜观察 检测抗-HEV 抗HEV-IgM:是近期内HEV感染的标志,有早期诊断价值 抗HEV-IgG:HEV感染后可长期存在,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HEV RNA 第二节 肝炎病毒 (三)临床意义 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患者多见于20~40岁成年人,潜伏期为2~9w,多数患者于病后6w即好转或痊愈。少数患者可表现为重症肝炎,甚至可导致死亡。孕妇感染时,发病率高,病情严重,常发生流产或死产 HEV致病机制尚不明了,可能是病毒本身作用及机体免疫应答造成肝细胞损伤 病后有一定免疫力 第二节 肝炎病毒 六、其他肝炎相关病毒 1.庚型肝炎病毒 属黄病毒科,为单股正链RNA。主要通过输血等非肠道途径传播,呈全球分布,我国主要在非甲至戊型肝炎病人、献血员、血透病人、器官移植患者及肝癌患者中存在 2.TT型肝炎病毒是从一例日本输血后非甲至庚型肝炎病人(TT)血液中发现的一类新型DNA病毒,属细小DNA病毒科,通过血液和血制品传播,也可经消化道传播 返回章内容 第二节 肝炎病毒 第三节 反转录病毒 包括肿瘤病毒亚科、泡沫病毒亚科和慢病毒亚科 人类嗜T细胞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HIV-I型和HIV-II型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中国AIDS流行现状 截至2014年2月28日,我国累计报告报告的HIV/AIDS 587182例,死亡138956例。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71624例,艾滋病病人176602例。我国艾滋病疫情总体上保持低流行态势,但依然呈上升趋势,幅度较以前有所减缓。据统计,自2005年至今,性传播比例持续攀升。2014年3月新发现的HIV/AIDS中,异性性传播4515例(69.8%),同性性传播1260例(19.5%),注射毒品传播430例(6.6%),母婴传播36例(0.6%),性接触加注射毒品传播13例(0.2%),既往输血及使用血制品传播11例(0.2%),既往采血浆传播5例(0.1%),传播途径不详203例(3.1%)。50岁以上群体和学生群体所占比例上升,这也是我国HIV传播的新特点 知识拓展 第三节 反转录病毒 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结构 RNA,有包膜球形病毒。 关键结构:gp120 gp41 2.HIV复制 (1)吸附--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