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海之大乐》课件1PPT
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处在像河伯这样“不如人”的境地,这时该怎么办?课文给出了答案,也就是治了病,请问:这则寓言到底治了哪些病? 人贵自知之明; 谦受益,满招损; 自大由于无知; 知耻近乎勇; 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 有比较才有鉴别(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庄子对“喜”和“叹”各持什么态度? 喜:否定,不赞成,河伯有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 叹:肯定,赞成。 你觉得河伯到底该不该喜该不该叹呢? ①观点:俗话说“百川灌海”,河伯“百川灌河”而且“不辩牛马”。有了喜的资本,可以喜,值得肯定。一个人有了自己的特色,有了自己的优势,你月考……你的文章被发表了……这时喜一下不可以吗?但是不能喜得无天下无敌了,对自己的优点一点都不在乎的人,只能是妄自菲薄,自轻自卑。 “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 “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 “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倒,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饭吃。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不必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过程与方法: 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庄子散文想象奇特的特点。 2、追求高尚境界,谦虚谨慎,不断提高个人修养。? 第一则选文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shǎo)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nán)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dài)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在这个时候,河神才改变了自己原来的看法,抬头仰望着海神若感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说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啊。而且我还曾经听说有人认为孔子的学识少,认为伯夷的节义轻。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我看到你的无边无际,我如果不是到了你面前来,那就危险了。我会永远被有学识的人所讥笑。” 北海若曰:“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渤海神若说:“对井里的蛙不可与它谈论关于海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狭小居处的局限;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对见识浅陋的人不可与他谈论关于大道理的问题,是由于他的眼界受着所受教育的束缚。如今你从河岸流出来,向大海观看,才知道你的浅陋,这就可以与你谈论大道理了。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万千条江河归向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它不满盈;尾闾排泄它,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它不虚空;春天、秋天它没有变化,洪水、大旱它不知道。这表明它的容量超过长江、黄河的容量,不可计数。但是我未曾藉此自我夸耀,因为自以为列身于天地之间,从那里汲取阴阳之气,我在天地里面,犹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上一样, 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lěi]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tí]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 正存有自己所见很少的想法,又怎么会自我夸耀呢?计算一下四海在天地间,不象小洞在巨大的水泽里吗?计算一下中原在天下,不象稊米在大仓里吗?称事物的数量叫做‘万物’,人类只是占其中的一类; 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 人类遍布天下,谷物所生长的地方,车船所通达的地方都有人,人类只是占其中的一千;这表明人与万物相比,不象毫毛的末梢在马体上吗?五帝所连续统治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担忧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贤人所劳碌的,全不过如此而已。 第二则选文 公孙龙问于魏牟曰:“龙少学先王之道,长而明仁义之行;合同异,离坚白;然不然,可不可;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吾自以为至达矣。今吾闻庄子之言,汒[máng]然焉异之;不知论之不及与?知之弗若与?今吾无所开吾喙[huì],敢问其方。” 公孙龙问魏牟说:“我少年时就学习先王大道,年长后通晓仁义的行为,能把相同相异的事物论证为无差别的同一,能把坚白等属性论证为与物体相分离;能在辩论中把别人认为不对的论说成对,把别人认为不可以的沦说成可以;能困窘百家之见解,使众多善辩者理屈辞穷;我自以为已经是极力通达事理了。现在我听了庄子的言论;深感迷惆不解;不知是我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