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七下册历史第二单元复习课件20160306PPT
比较:《史记》和《资治通鉴》 知识梳理 史 学 司马光 《资治通鉴》 文 学 宋 词 苏 轼 李清照 辛弃疾 《念奴娇·赤壁怀古》 元 曲 关汉卿 《窦娥冤》 绘 画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书 法 赵孟頫 苏 轼 蔡 襄 米 芾 黄庭坚 文学作品与当时社会有什么关系? 回归课本 中考链接: 1、(2015·郴州)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 C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2015·龙岩)《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夜市每天热闹非凡,买卖交易直到凌晨。材料反映了宋代( ) A.农业迅速发展B.经济重心南移 C.商品经济繁荣D.手工业兴旺 C 战国 、秦、汉: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发展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分裂 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隋、唐: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五代辽宋夏金元:经济重心南移 民族融合加强 封建经济发展 明清:衰落 封 建 社 会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 左权宏远学校 安彩荣 第二单元 民族政权并立经济重心南移 一、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时期 (一)辽和北宋的关系 1.五代十国 2.陈桥兵变? 北宋建立:960年 赵匡胤 都:东京 3.契丹的兴起:10世纪初 耶律阿保机 都:上京 4.辽宋的战与和——澶渊之盟 (二)夏和北宋的战与和 1.西夏的建立:11世纪前期 元昊 都:兴庆 2.宋夏议和 二、金与南宋的对峙时期 1.金的兴起、灭辽和北宋:12世纪初 完颜阿骨打 都:会宁 2.南宋建立:1127年 赵构 都:临安 3.宋金和议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民族政权的并立时代 辽 10世纪初 契丹族 阿保机 上京 北宋 960年 汉族 赵匡胤 东京 西夏 11世纪前期 党项族 元昊 兴庆 金 12世纪初期 女真 阿骨打 会宁 南宋 1127年 汉族 赵构 临安 澶渊之盟 宋夏议和 宋金议和 与宋的 重大事件 ●对辽来说: 使辽兵安然脱险;得到“岁币” ●对于北宋来说: 屈辱;“岁币”——沉重负担 ●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 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几十年的战争,以后边境长期和平稳定,促进边境贸易和生产发展。 大散关 宋金和议 淮 水 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稳定 北方人民的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 自然条件的优越 条件: 一、南方农业发展的条件和表现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表现: 1.品种增多,引进占城稻。 2.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3.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4.棉花种植推广到长江流域、 5.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 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苏湖成为粮仓; 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杭州是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 在当时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广州、泉州 是大商港;对外贸易范围扩大;外贸收入是 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冰裂 纹瓷;景德镇成为瓷都 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 (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 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 之饶,衣覆天下。 (宋朝时)朝廷……实仰东南之财赋,…….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阅读材料: 这两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到了南朝,南方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逐渐赶上北方。 到了宋代,南方经济已相当发达,超过北方,国家的财政收入依靠南方。 这实质上就意味着我国古代经济的重心已从北方移到了南方。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材料一中的“苏湖”是指什么地方?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苏州、湖州 水稻 (2)这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 经济重心的南移 (3)出现上述历史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①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劳动力②南方的自然条件较好;③南方的战乱少,社会安定④政府重视经济发展 (4)结合以上历史原因与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请你说一说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有什么有益的启示? 我们要维护当前和平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大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术等等;坚持改革开放;注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