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基于人本主义的出版企业策划编辑激励机制重构.docx

基于人本主义的出版企业策划编辑激励机制重构.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人本主义的出版企业策划编辑激励机制重构

基于人本主义的出版企业策划编辑激励机制重构海南出版社 袁保华摘要:激励是改善人们行为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方式。出版企业是知识型组织,策划编辑是高度创造性的工作。然而,策划编辑激励机制存在种种弊端。不断完善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能够正确诱导策划编辑的工作动机,激发其工作热情,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从而达成员工与组织的共同成长。关键词:策划编辑 激励机制 人本主义 重构出版属于创意性产业。没有出色的编辑工作,就没有高质量的图书。出版社效益与激励机制呈正相关关系。通过激励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是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重要手段。只有最大程度地调动策划编辑的积极性,激发其潜在的创造力,才有可能为出版社带来源源不断的“两个效益”。策划编辑激励机制在出版社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激励建立在满足个人某种需求期望的基础之上。激励机制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式,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各种/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酬资源。具体到出版行业而言,策划编辑的激励机制就是出版社为实现其经营目标,根据策划编辑的个人需要,制定适当的行为规范和分配制度,以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达到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协调。一、当前策划编辑激励机制存在的弊端由于政策的路径依赖,出版社现行的激励机制大多保留了改制前的基本内核,主要适用于非市场主体的管理。虽然也引入了新的激励措施,但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激励体系还不足以激发企业的内在活力,难以维系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存在以下弊端。(一)过分强调物质激励包括上市的出版集团在内,出版社普遍采用目标责任制,将收入或年薪与绩效或利润挂钩,奖金成为最主要的激励方式。利润成为刺激策划编辑活力的唯一动因。把激励与物质刺激等同,把激励机制简单地归结为物质利益分配,以为物质刺激就是激励的全部内涵,结果把编辑引向短期行为,导致出书质量下降,[1]仅关心物质利益的激励措施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二)个人发展空间不足对员工的个人能力提升、职业发展规划重视不够,教育培训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个体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策划编辑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和知识老化现象日益突出,必须通过进修、培训等激励措施获得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做到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策划编辑追求的是事业发展和自我实现,关心的是发展前途和发展机会。出版社在为策划编辑制订明晰的职业发展路径、帮助其确立具体发展规划和目标方面存在不足。(三)人才评价标准的官本位化策划编辑晋升通道不畅通,用人机制欠灵活。由于我国“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策划编辑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把职务晋升当作人生的追求。但是越往上走,职位越少,必须要为有更大追求的策划编辑拓展新的发展通道,而不是都煞费苦心地往领导岗位上挤。在用人上,凭资历、凭关系、凭潜规则的情况仍然存在,优秀人才的选拔机制、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没有真正建立,不拘一格用人才还写在纸上,容易导致策划编辑心气不顺、无心工作。(四)缺少有效激励的文化支撑物质激励偏重,/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7959001精神激励虚化,文化激励乏力。物质需要始终是人类的基础性需要,但是物质激励不能是激励的全部。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后,金钱与激励之间的关系就会呈现弱化趋势。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并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的过程。低层次的需要获得满足后,会产生高层次的需要。对于知识型、创造性的策划编辑而言,精神激励才是人才激励的最高境界。表彰、授予荣誉称号等常见的精神激励手段单一守旧,激励效应有限。给予尊重、参与决策、职务晋升、委以重任、评先争优、人性化关怀、年金或期权激励等都属于策划编辑精神需要的范畴,是今后激励工作的方向和重要内容。另外,目前企业文化意识还很淡薄,员工缺乏共同的价值观,文化激励的手段有限,没有对有效激励起到应有的支撑作用。 现有激励机制的弊端必须革除,必须重构基于人本主义的、组织目标必须与员工的需求相协调的激励机制,以达成组织与个人的共生、共赢。二、人本主义的价值追求(一)现代管理的人本主义基础人本主义是一种哲学观,强调人的中心地位,把人的经验作为理解自身和客观世界的出发点,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我国古典文献《易经》中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和《周礼》中的“敬天爱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等都是明确的人本主义主张。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不存在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古今中外都把人的价值置于崇高的位置。管理学创立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