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上外郑有志版复习资料.docxVIP

中国现代文学上外郑有志版复习资料.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文学上外郑有志版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 郑有志感谢之前的学长学姐所提供的资料,这份材料是根据以前的材料结合本次考试的内容做出的一些更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考试题型:1、填空5*2=10%2、根据所给作品写出作者10*1=10%3、根据所给出片段写出作者,作品名称5*2=10%4、简答题具体形式不明,但是内容在所划范围之内6*5=30%5、命题作文,800字,40%(是对所给文章的艺术赏析,近几年考的都是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文章应分为4块,文章大意,文章主题,艺术特点,艺术特点的分析)上课笔记:第一章 前五四时期的文学(1900-1916)第一节 转变的前夜文学在从近代向现代转变过程中,得益于新闻出版业蓬勃发展,西学东渐,教育制度的演变,对于白话文的提倡。第二节 散文界革命维新变法失败的惨痛教训使改良派意识到民智未开,政治上的改革就难以奏效,所以一场旨在为现实政治与思想启蒙服务,涉及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的文学革新运动便在梁启超的倡导下全面展开。第二章 梁启超第一节 梁启超在近代文学革新运动中的作用及贡献在梁启超关于小说界革命口号及其理论的指导下,晚清出现了《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孽海花》《老残游记》四大谴责小说。第二节 少年中国说语言特点:《少年中国说》一文充分地反映了梁启超新文体的风格,作者熟练地运用比喻、重叠、排比等方法,半文半白,雅俗共赏。第三章 文学革命第一节 新文学运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取代文言作为现代文学的语言,它集中地批判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文风。如:空洞无物、无病呻吟和陈词滥调等。胡适的主张有着反封建的锋芒。他所提倡的语言革命实际上也是思想革命的反映。第二节 语丝社语丝社由《语丝》周刊而得名,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林语堂等。《语丝》杂志在二十年代的思想、文化构成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形成一种风格泼辣、幽默、并附有批判性的语丝文体。第四章 鲁迅第一节 创作道路留日期间,收到章太炎的影响鲁迅先后写出一系列文言论文,其中最耐人寻味的是《破恶声论》。回国后,他陆续发表了小说集《呐喊》与《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等。鲁迅运用杂文这种短小灵活的形式承载了丰富的思想意蕴,通过深刻的文化与社会批判,主张进化与改革,他的杂文集主要有《热风》、《坟》、《华盖集》、《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第二节 《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故事新编》是历史故事与神话传说的演绎,闪烁着浪漫主义与表现主义的光彩,其中的名篇有《铸剑》、《补天》、《理水》等。《呐喊》与《彷徨》中的大多数作品,深刻揭露与无情批判了封建主义的吃人本质,鲁迅始终注意找出农民精神上的病根,他还在创作中剖析知识分子的思想矛盾和苦闷。第三节 《伤逝》子君是一个单纯、温和、善良、可爱而又软弱的少女。第五章 徐志摩第一节 新月社新月诗人发表的早期作品,虽然流露出唯美、感伤和神秘倾向,但是并不缺乏对现实社会的关心和对于军阀统治的不满。 后期以《新月》月刊创刊为标志,倾向于唯美和讲究诗歌的艺术。新月社的代表诗人为徐志摩、闻一多、朱湘等。他们反对直抒胸臆,为此闻一多提出了关于新诗格律化的主张,徐志摩则进行了新诗体制上的许多试验。第二节 生平徐志摩的散文集有《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第三节《我所知道的康桥》借助描写剑桥的自然景物来抒发徐志摩对剑桥文化的眷恋之情。第六章 30年代的文学 第一节 30年代的文学潮流海派文学与上海现代都市工业文明相伴而生,跟中西方文化全方位交流的集散地共同发展,从而逐步具有一种相当复杂的现代性,并在这种基础上,形成了它在艺术上的时髦姿态,善于迎合读者的消费趣味的市民大众主场,精于文学市场运作商业化意识等鲜明特点。30年年代海派文学的主体是新感觉派作家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等第二节 京派京派主要指30年代以北京为中心的自由主义作家群。在题材上他们大多倾向乡土中国与平民现实的描写,在风格上京派作家大多倾向于从容不迫与有所节制的古典式审美。在文体上他们大多创作比较成熟的小说样式。京派代表作家主要有沈从文、废名、何其芳。第七章 沈从文第一节 生平《湘行散记》和《湘西》是沈从文主要的散文集,比小说更为直接地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和对统治者鲜明的恨。两者以独创的笔法,传达了湘西人民真实的生存状态,而他们对爱与美的一贯追求令人肃然起敬。第二节 1934年一月十八《1934年一月十八日》所写的是沈从文在旅途中在接近沅陵时前后几个小时的所见所闻所感。第八章 20世纪中叶的文字第一节 从启蒙文学到战争文学抗战开始后,中国的政治地理实际上被划分为三个地区,即日本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