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常用穴位和病症护理.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常用穴位和病症护理

中医常用穴位和病症护理 尹佳婕 一 中医理论 二 常用穴位 三 病症护理 一 中医理论 一 阴阳学说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 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它既可以代 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 一事物内部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向日光者为阳(光明 温暖),被日光者为阴(黑暗 寒冷),古人以此来区分阴阳。 西周末年,人们已用阴阳的矛盾运动来解释节气、地震等自然现象;春秋时期,阴阳概念始用于医道。 基本内容 一 相互对立 寒与热 昼与夜 水与火 二 相互依存 互根互用 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方都以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三 相互消长 阴消阳长,阳消阴长 阳盛则阴病,阴胜则阳病 四 相互转化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二 五行学说 以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特 性及其“相生”“相克”的规律来认识、解释 世界的探求宇宙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 法论,属于古代哲学的范畴。 五,是构成客观世界的五种基本物质,即木、火、土、金、,水。行,是指运动变化。 《尚书.洪范》: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爱稼穑 。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五脏 肝 心 脾 肺 肾 六腑 胆 小肠 胃 大肠 膀胱 五官 目 舌 口 鼻 耳 形体 筋 脉 肉 皮毛 骨 情志 怒 喜 思 悲 恐 三 精气学说 精者,万物之精粹,《管子.内业》称 “精也者,气之精也”。气,指一切无形的或有形的物质。 天地合自然界万物都是由精气构成的,精气是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 常用穴位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腧,与输义同,有转输,输注的含义。 人体的腧穴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施术的部位。针灸刺激腧穴,通过经络的联络,传输,调节作用,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 面口合谷收 腧穴的分类 1. 十四经穴,简称经穴,指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循行线上的腧穴。具有固定的名称,固定的位置。 经穴共有361个,十二经脉的腧穴均为左右对称的双穴,有309对,督脉和任脉的腧穴为分布于前后正中线的单穴,有52个。 2. 奇穴 即经外奇穴。指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未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 这些腧穴的主治范围较单纯,多数对某些病症有特殊疗效。 3.阿是穴 又称不定穴,天应穴。既无具体名称,又无固定位置,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座位针灸施术部位,古代称为“以痛为腧”。 腧穴的作用 一 近治作用 这是一切腧穴的特点 ,即腧穴均能治疗该学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症。如眼区的睛明,攒竹,四白均能治疗眼病。 二 远治作用 经穴,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局部病症可热且能治本经循行所设计的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病症,有的甚至具有影响全身的作用。 如 足三里 不但能治下肢病症,而且对调整消化系统的功能,甚至对人体防卫、免疫反应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作用。 三 特殊作用 刺激某些腧穴,对机体的不同状态可起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 如腹泻时针刺天枢穴能止泻(肚脐旁开2寸),便秘时针刺天枢穴又能通便。 孕妇禁针!! 三 病症护理 感冒 感受外邪引起的常见外感疾病。四季均可发生,尤以春、冬多见。本病是由于感受六淫之邪,尤以感受风邪为主。临场以风寒。风热两者为多见。 发病的关键在于人体的正气强弱,若正气不足,卫外不固,则易为外邪所袭而发病。 1. 风寒感冒 主症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鼻塞声重,时流清涕 咽痒咳嗽,痰液稀薄色白,舌苔薄白,脉浮或脉紧。 调护原则:辛温解表 调护方法:a)药物:可选用通宣理肺丸。中药要轻煎热服,服药后可稍加衣被,使患者微微出汗。 b)针灸:针刺风池、风门、列却、合谷、用泻法;取大椎、身柱、风门、肺俞拔火罐 c)推拿:头痛者,可按摩印堂、太阳、头维、鱼腰、百会等穴及前额部;肢体疼痛者,可按摩局部。 2.风热感冒 主症 发热,微恶风寒,或有汗出,头痛鼻塞流浊涕,咽喉肿痛,咳嗽痰稠,口渴欲饮,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调护原则 辛凉解表 调护方法 a)药物:选用银翘解毒丸或板蓝根冲剂;咽喉疼痛者,可用金银花30g、桑叶10g、麦冬12g、甘草6g。煎汤代茶饮。 b)针灸:针刺取风池、大椎、合谷、外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