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历史复习大纲北师大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历史复习大纲北师大版

中国古代史: 1、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诞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一、“家天下”的夏朝 1.禹:涂山会盟。划“九州”,铸九鼎。 鼎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2.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都城阳城。 3.启继承禹的王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天下为公”变为“天下为家”。启是世袭制下产生的第一位首领。 4.桀(jie)是夏朝最后一个国王。 5.注意区分公元前、后。 使用数轴法。 二、商汤灭夏 1.汤建立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朝,建立商朝。都城亳(bo)。 2.商朝由动荡转向稳定的转折点:盘庚迁殷,约公元前1300年。因此,商朝又称为殷。 3.纣王是商朝最后一位王。 三、武王伐纣 1.周武王建立西周:公元前1046年,都城镐京。武王伐纣。牧野之战。 2.西周土地制度: 全国土地归周王所有,贵族与平民只有使用权,不得转让和买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3.西周时开始使用瓦,普遍制作瓷器。 4.西周灭亡: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5.东周开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一、西周分封制 1.目的:巩固对周边的统治 2.内容:(1)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称为“授民授疆土”(2) 分封制规定了受封者的义务,即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因此,他们必须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 3.依据:西周实行依据血缘亲疏关系来确定权位和财产继承权的宗法制,并以此为原则进行分封。 4.受封诸侯的义务:服从命令、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定期朝觐、纳贡服役,抵御“蛮夷”。 5.作用:A,通过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与各诸侯的政治、经济联系 B,密切了同周边少数民族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二、贵族、平民与奴隶 1.夏商西周社会依据血缘亲疏关系区分尊卑等级,分为贵族、平民与奴隶。 2.统治阶级分为:天子、诸侯、大夫、士。 被统治阶级包括:平民与奴隶。 3.贵族:诸侯、卿大夫、士。 4.平民:是当时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部门的主要劳动者。 5.奴隶:来源于战俘和触犯刑法的罪徒。无人身自由,常被赏赐和买卖,被杀害用作供品或殉葬。 三、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 1.统治被统治阶级的手段: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 2.礼仪教化:起着调节社会矛盾,维护等级制度和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2、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一、甲骨文: 1.含义: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发现于河南安阳。用于王室贵族占卜。 2.特点:成熟文字、象形文字。 3.文字内容与作用: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4.甲骨文发现的意义:A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B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着渊源关系。 二、青铜器(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灿烂时期) 1.三种成分:铜、锡、铅。 2.世界最大:司母戊鼎,发现于河南。 商朝四羊方尊,发现于湖南。 3.商朝两项重要文明成果:甲骨文与青铜器。 3、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7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一、东周分为春秋与战国两个阶段。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奴隶社会瓦解时期。 战国:公元前475年~~ 公元前221年,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二、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与秦穆公。 1.齐桓公首先称霸。管仲功劳。“尊王攘夷”。 公元前651年,举行葵丘会盟,周天子派代表参加,正式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2.晋文公称霸: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退避三舍。 3.楚庄王称霸:邲之战。问鼎中原。 三、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1.三家分晋:韩、赵、魏。 吴越争霸:勾践卧薪尝胆 2.战国七雄位置: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3.合纵(公孙衍)) ,加强刑罚 B奖励生产 C 奖励军功 D 承认土地私有 E 推行县制 F 统一度量衡(其中1、5、6属加强中央集权;富国:2、4;强兵:3) 4.变法作用: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全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成败:一场改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最后被处死了,但变法取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意义)。 启发:改革措施要正确、改革应顺应历史潮流等。(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