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指南到临床关注三类高危人群
* 这是立普妥组一位患者治疗前后利用IVUS观察的斑块图像,从图像中可以看出,立普妥治疗6个月后斑块面积从8.6mm2缩小到6.4mm2,管腔面积从10.0mm2增大到10.5mm2。显著逆转了斑块,并使冠脉血流增加。 * REVERSAL研究为随机、双盲、活性药物对照研究,入选654名冠心病患者,对比立普妥80mg与普伐他汀40mg对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影响,终点为通过IVUS测定的斑块体积变化百分比,共随访18个月。 * 结果显示,立普妥80mg使斑块体积缩小0.4%,阻断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普伐他汀组患者斑块体积增加了2.7%,动脉粥样硬化仍在进展。 * 这张幻灯比较了两治疗组LDL-C降低幅度与斑块体积变化之间的关系。虽然2条曲线是平行关系,但在任一相同LDL-C降低幅度,立普妥组斑块进展均低于普伐他汀组,这说明,降低相同LDL-C幅度,立普妥对斑块进展阻断作用优于普伐他汀。而且,接受普伐他汀治疗的患者LDL-C降低50%,斑块仍在进展。阻断斑块进展,立普妥只需降低LDL-C45%,而普伐他汀需要60%,这提示我们,立普妥一定存在某些降脂外的其它作用在影响着斑块的进展。 * 大剂量他汀治疗已成潮流趋势。2009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更新了其ATC/DDD系统(药品的解剖学治疗学化学分类索引及规定日剂量系统)。其中,所有他汀类药物的日规定剂量均一致增加。辛伐他汀之前的规定日剂量为15mg,现增加至30mg/日,也就是说,辛伐他汀需要使用30mg/日才能起到预防心血管事件的作用。而阿托伐他汀由以前的10mg/日,增至20mg/日。 结合以上WHO对阿托伐他汀日规定剂量的推荐及GREACE研究的结果,对于冠心病患者,应至少选择阿托伐他汀20mg/日。 * 这是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使用他汀时对剂量的要求,从表中可以看到,由于阿托伐他汀和普伐他汀不经肾脏代谢,因此,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使用阿托伐他汀和普伐他汀时不需要调整剂量,而在使用其他他汀时要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的不同来决定是否调整剂量。 eGFR( mL/min/1.73 m2 )降低调整 69-90 15-59 15 阿托伐他汀 不 不 不 瑞舒伐他汀 需要 需要 需要 辛伐他汀 ? ? ? 普伐他汀 不 不 不 氟伐他汀 不 ? ? 洛伐他汀 不 ↓50% ↓50% K/DOQI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Managing Dyslipidemias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 Am J Kidney Dis 2003; 41 (suppl 3): S1-S91 强力 有据 信心 Results to Trust 结果让人信赖 Benefits to Love 益处让人喜爱 Because there’s a lot to love prescribe the Statin you love * 不仅ADA/ACC专家共识表明,对有心脏代谢风险的患者,血脂控制力度需要加强;纵观NCEP ATP的演变,我们也不难发现,对CHD患者的LDL-C达标值,也明显呈现“lower and lower”的态势。 ATP I于1988年制订,着眼于LDL-C水平,其中主要描述了对LDL-C水平升高(≥160mg/dL)和LDL-C水平临界升高(130-159mg/dL)伴多个(2+)其它危险因素的个体,CHD一级预防的策略。ATP II(1993年)在ATP I的基础上,主要增加了对已有CHD患者的管理,其中明确指出,对这类患者应该积极控制LDL-C,将其目标值设定为≤100mg/dL。ATP III(2001年)继续沿用了ATP II的推荐。但在2004年的更新中,随着大规模临床研究(如PROVE IT)的先后发表,积极降脂的策略越来越成为学术界的主流声音。更新建议:对CHD患者,仍然建议目标值定为≤100mg/dL;但对于基线LDL-C100mg/dL的患者,可选择降LDL-C70mg/dL。 Evolution of the NCEP guidelines To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and awareness regarding the risks of hyperlipidemia and to help guide physicians as to how to reduce this cardiovascular risk, the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NCEP) Adult Treatment Panel (ATP) released its first se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