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省乐陵市实验中学高考政治专题复习文化专题中华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专题 中华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文字与史学典籍。( )
×。是汉字,不是文字。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2.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2012?安徽高考,7②)
×。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3.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 (2011?海南高考,15④)
×。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特征,不同地区的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4.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2011?北京高考,24①)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
5.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所以,中华民族精神是不变的。
×。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会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
6.弘扬民族精神就是爱社会主义。( )
×。弘扬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7.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 )
× 。两者并不矛盾,但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注意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外来腐朽文化的影响。
8.政府应提供更多健康的文化产品。 (2013?江苏高考,24D)
×。政府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引导和管理,政府不提供文化产品。
9.主流媒体能满足人民大众真正的文化需求,决定文化发展方向。 (2013?重庆高考,8④)
×。主流媒体作为文化传播手段不能决定文化发展方向。
10.文化建设应当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 (2011?山东高考,21D)
×。应该改造落后文化,取缔腐朽文化。
11.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010?安徽高考,8①)
×。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可能是先进文化,也可能是庸俗文化。
12.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2013?广东高考,31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13.保护文化遗产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2011?福建高考,25C)
×。培育“四有”公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14.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 (2012?江苏高考,24D)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
15.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应当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2011?山东高考,21C)
×。既要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又要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二者没有先后之分。
16.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应当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2011?山东高考,21B)
×。传统文化的价值观良莠不齐,不能全部倡导和践行。
17.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相互促进。 (2013?江苏高考,22B)
×。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才相互促进。
18.科学文化修养越高则思想道德修养越高。 (2014?天津高考,11B)
×。科学文化修养高的人,思想道德修养未必高。
核心考点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表现(见证) 原因 源远流长 ①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博大精深 ①独特性:中华文化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②区域性:我国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③民族性: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什么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为什么 ①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必要性: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③民族生存: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怎么样 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心骨”作用
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④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
⑤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归纳提升 中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