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临床危象及急救护理PPT
常见临床危象及急救 护理
手创伤科(二)
吴琴
2014年8月
危 象
定义:不是独立的疾病,是指某一疾病在病程进展过程中所表现的一组症候群。多数危象发生都是基础疾病在原有内环境变化急剧加重,诱发因素存在而导致的。
诱因:过度疲劳、情绪激动、感染、外伤、手术、分娩等。
危害性:如不及时抢救,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
常见临床危象
超高热危象
高血压危象
低血糖危象
高血糖危象
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
重症肌无力危象
定义、病因
定义:体温超过41℃,同时伴有抽搐、昏迷、休克、出血等。
病因:
感染性发热: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支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等。
非感染性发热:
变态反应:血清病、输液反应、药物热及某些恶性肿瘤。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体温调节中枢受到损害,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常见中署,安眠药中毒,脑外伤,脑出血等。
内分泌与代谢疾病:如甲亢。
病情评估
病史收集(流行病学资料、发热的特点)
体格检查(全面的体格检查,重点检查病人的面容、皮肤黏膜有无皮疹、瘀点、淋巴结及肝脾有无肿大)
实验室检查
严密观察病情
注意观察生命体征、末梢循环、物体降温、药物降温的效果、避免降温速度幅度过快造成虚脱,记录出入量,注意大汗的病人要补足液体。
降 温
迅速有效地将体温降至38.5℃是治疗超高热 危象的关键!!!
物理降温
首选,简便安全,疗效较快
物理降温方法
冰水擦浴:适用于高热、烦躁、四肢末梢灼热者。
温水擦浴:适用于寒战,四肢末梢厥冷的患者,温度32~35 ℃。
酒精擦浴:用温水配成30% ~50%酒精。
冰敷:冰帽、冰袋装上适量冰块,置于前额、腋窝、腹股沟、腘窝等处。
物理降温注意事项
擦浴方法是自上而下,由耳后、颈部开始,直至病人皮肤微红,体温降至38.5℃左右。
不宜在短时间内将体温降得过低,以防引起虚脱。
伴皮肤感染或有出血倾向者,不宜皮肤擦浴。
降温效果不佳者可适当配合通风或服药等措施。
注意补充液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遵循热者冷降,冷者温降的原则。
药物降温
只是对症处理,不要忽视病因治疗。
用药时要防止病人虚脱。
常用药物: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激素等。
冬眠降温
冬眠Ⅰ号全量或半量
作用:降温、镇静、消除低温引起的寒战及血管痉挛。
适用范围:使用物理、药物降温体温仍高,尤其是烦躁、惊厥的病人。
注意事项:可引起血压下降,适用该药前应补足血容量、纠正休克,监测血压的变化。
积极寻找病因
细菌感染已明确者,合理选择抗生素。
对高度怀疑的疾病,可做诊断性治疗。
对原因不明的发热,应进一步观察检查。
加强基础护理
环境:安静、通风、温度适宜
营养:水、维生素,保护心脑肾等重要脏器
吸氧
对症治疗
物理降温的病人,要及时更换冰袋,经常擦浴降温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干爽,定时翻身,防止压疮
口腔护理:防止感染及粘膜溃破
加强呼吸道管理
烦躁、惊厥的病人,应防止坠床或自伤
定义
发生高血压病或症状性高血压过程中的一种特殊临床危象,是指在高血压病程中,由于某些诱因,外周小动脉发生暂时性强烈收缩,血压急剧升高,舒张压可达140mmHg或更高,收缩压亦相应上升至250mmHg或更高,伴有重要器官的功能障碍或不可逆的损害。
病因
缓进型或急进型高血压
多种肾性高血压(肾动脉狭窄、急或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脏结缔组织病变)
内分泌性高血压(嗜铬细胞瘤)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急性主动脉夹层血肿和脑出血
头颅外伤
诱因
寒冷刺激、精神创伤、外界不良刺激、情绪波动、过度疲劳
高血压患者突然停服某些降压药物
经期或绝经期的内分泌功能紊乱
病情评估
病史收集:有高血压病史、存在诱发危象的因素
症状与体征:突然性血压急剧升高、具有急性靶器官损伤的表现(中枢神经、循环、消化、泌尿、内分泌系统缺血性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病变具有可逆性
急救护理
严密观察病情: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神志、心肾功能变化、瞳孔。
迅速降压:血压控制在160~180mmHg/100~110mmHg较为安全。
一般护理:体位、吸氧、心理护理、生活护理
对症护理:高血压脑病运用脱水剂、利尿剂减轻脑水肿,运用镇静剂制止抽搐。
病因治疗:防止高血压危象的复发。
定义
正常情况下,通过神经内分泌等调节,糖的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保持动态平衡,血糖浓度亦相对稳定。正常人血糖虽受进食、饥饿、劳动、运动、精神因素、生长发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波动范围较窄,一般血糖浓度饱餐后很少超过8.89mmol/L,饥饿时很少低于3.33mmol/L,此为血糖内环境稳定性。
当某些病理和生理原因使血糖降低,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异常的症状及体征时,称为低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Y Y-T 1118-2001 石膏绷带 粘胶型.pdf VIP
- 中职语文《江姐》(节选) 知识清单.docx VIP
- 绝望的主妇经典台词1-8季中英对照.pdf VIP
- 华力液压模块车(SPMT)使用说明书.pdf VIP
- 2025年保安员(初级)考试模拟100题(含答案) .pdf VIP
- 2024四年级上册语文课课贴(彩虹版).pdf VIP
- GZ055 环境艺术设计赛项赛题15套-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赛题 .pdf VIP
- 12小学体育二年级课程纲要.doc VIP
- 粘胶型石膏绷带产品技术要求2023完整版.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2024)华东师大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