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诊医学-发热PPT
“重复” 原则 入院初期的询问病史和检查有时不可避免地会有所遗漏 — 医生遗漏或忽视 — 病人遗忘、忽视,甚至隐瞒 疾病的发展有其自身的时间规律:有些症状、体征是逐步显现出来的 采集病史与体格检查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若干要点 起病情况 一般感染性疾病起病较急,尤其是细菌、病毒感染 典型伤寒、结核等除外 非感染性疾病发病相对较慢 恶组、淋巴瘤、噬血细胞综合征等, 可以表现为急骤起病,且病情凶险 ★ 不能以发病的急缓作为重要的鉴别诊断依据 稽留热:伤寒、斑疹伤寒、大叶性肺炎 弛张热:伤寒缓解期、出血热、败血症、脓毒血症、 肝脓肿、严重肺结核、风湿热 间歇热:疟疾、肾盂肾炎、布鲁菌病 波状热:布鲁菌病 消耗热:败血症 马鞍热:登革热 回归热:回归热、何杰金病 不规则热:结核病、感染性心内膜炎、 流感、风湿热、恶性肿瘤 热 型 ★ 大多数病例发热的高低、热型与诊断无关 体温单和医嘱记录单中往往隐藏着重要的诊断线索 勿滥用退热药 动态观察热型的变化可能对诊断更有帮助 应注意: 正常体温:36.2-37.2 ℃ (直肠较恒定) 体温变异:— 昼夜波动 — 年龄、性别差异 — 暂时性升高 发热: — 口温高于37.3℃,肛温高于37.6℃ — 24小时体温变动超过1.2 ℃ 热度与热程 1. 急性发热:指自然热程在2周以内者 绝大多数为感染性发热(病原体包括病毒) 发热伴有定位的症状和体征首先考虑局灶性感染,否则考虑系统性感染(传染病),或隐匿性局灶感染 熟悉本地区常见的发热性疾病是正确诊断的前提 几条诊断“定律” 2.原因不明发热(FUO) FUO 病因 — 感 染 — 肿瘤性疾病 — 结缔组织病 — 最终诊断不明者 80% 5 %~10% 经典定义: — 热程 2周 — 数次38.5℃ — 经入院1周检查未能明确原因 不同年龄组 FUO 的病因具有各自不同的规律: 6岁以下患儿——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最高,特别 是原发性上呼吸道、泌尿道感染或全身感染 6~14岁——结缔组织-血管性疾病和小肠炎症性疾 病开始常见 14岁以上成人——感染性疾病仍占首位,但肿瘤 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3.长期低热(慢性微热) 定义:体温37.5~38.4℃,持续4周以上 非功能 性疾病 功能性 疾 病 结核、链球菌感染后状态、慢性尿路感染、慢性病灶感染(牙周脓肿、鼻窦炎、胆道感染、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炎)、慢性肝炎、CMV感染、梅毒等 甲亢、结缔组织病、肝硬化、消化性溃疡、原因未明的肠炎、血液病、恶性肿瘤、间脑综合征、IgA缺陷病 感 染 非 感 染 月经前低热、妊娠期低热、夏季微热、神经功能性微热、感染后低热等 1. 寒 战 以某些细菌感染和疟疾最为常见 罕见:结核病、伤寒、立克次体病、病毒感染,风湿热 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寒战与输液反应相鉴别 伴随症状与体征 2.面 容 伤寒面容、酒醉貌、蝶形红斑、口周苍白等 口 唇 疱 疹 多见于:大叶性肺炎、间日疟、流行 性脑膜炎等 一般不见于:小叶性肺炎、干酪性肺 炎、恶性疟和结核性脑膜炎 3.皮疹、粘膜疹 玫瑰疹、巴氏线、柯氏斑、搔抓状出血点等 认识几种特征性皮疹: 莱姆病———慢性移行性红斑 皮肌炎———淡紫色眼睑 结节性脂膜炎———皮下结节 4.淋巴结 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核病、兔热病、弓形虫病、HIV感染,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结缔组织病等 局部淋巴结肿大: 局灶性感染、恶性淋巴瘤、恶性肿瘤转移等 注意检查引流区 恶性淋巴瘤与淋巴结肿大: 16%~30%的患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 约70%有颈部淋巴结肿大,但少数病人仅有深部淋巴结受累 有些病例肿大的淋巴结甚至可以一过性自行缩小,易误诊 浅表淋巴结肿大的程度与发热的高低不一定呈正比 第十章 发 热 《急诊医学》 主要教学内容 一、定 义 二、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 三、病理生理机制 定 义 发 热 是机体在内、外致热源的作用下或由各种病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体温超出正常范围,一般认为,口腔温度>37.3℃、直肠温度>37.6℃ 正常人体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