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辨是非》(两课时)教学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明辨是非》(两课时)教学设计

《明辨是非》(两课时)教学设计 项目 内 容 课题 1.2明辨是非 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课的中心内容是说明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对于做人的重要性,认识如何才能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学会在生活中做出正确判断,采取正确行动。本课内容分成三个小节:第一节,在青少年阶段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的重要性,做人必须有一把良知的标尺。第二节,正确对待来自长辈亲朋、公共传播媒体、社会流行等方面的各种社会影响,明辨是非。第三节如何克服判断是非的障碍,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在是非善恶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善恶是非有一定的认识,但是价值观还没有定型,意志还不坚定,容易受到外在不良因素的影响。容易受同学中的“小圈子”影响,会把“哥们义气”当作行为的标准,容易被从众心理左右,赶时髦,“追星”,不能自拔,需要帮助学生认识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的重要性,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辨别是非善恶,做出正确的选择 课标理念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什么是良知,良知的标尺是什么? 2、如何铸造判断是非善恶的良知的标尺。 3、认识社会的复杂性,能正确对待长辈亲朋、传播媒体、社会流行等不同的社会影响,并作出正确的选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以道德和法律铸造自己的良知标尺,以正义善良的人作为人生榜样,培养自己成为一个明辨是非、品德高尚的人。 学习重点 铸造心中的良知标尺 学习难点 正确对待社会影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项目 内 容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内容流程、点拨引导、教学点评) 学生活动 课 堂 导 入 ︹ 以 故 事 导 入 新 课 ︺ 寒假期间,小龙拿着春节所得的“压岁钱”,到自家附近的电子游戏室玩,只玩了几天就把钱输光了,可是他已经上了瘾。这时,一个经常来玩的叫大朱的人对他说:“怎么?没钱了?不要紧,我们来赌一赌赛车,你赢了就给你50元。”小龙想了想,自己没有钱了,可又很想玩,也不敢问爸妈要,就咬牙答应了。第一场就真的赢了50元,他高兴极了,没想到这是陷阱,后来是兵败如山倒。小龙欠了大朱近千元,没钱还,大朱就教小龙去偷自行车,卖了还债。小龙无奈,只好照办。一次,当小龙偷自行车时,被警察抓住,送进派出所。 小龙从玩电子游戏开始,最后走进了派出所,一个很关键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他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一单元第二课明辨是非。 新 授 内 容 新 授 内 容 第1课时 铸造心中的良知标尺 先请同学们看教材“探究园”中的“班级风景”“朋友之间”。 活动一:朋友之间 1、让学生思考问题一,分别分析,这四件事情是否是“好朋友”应该有的行为,分组讨论并作是非判断。 2、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二:这四件事情,或类似的事情,你认为应该怎样做呢?应该如何处理同学间的关系?怎样交朋友? (让学生归纳如何铸造心中的良知标尺,并把它作为是非判断的标准,与同学朋友交往要有原则,讲是非。) ★什么是做人的良知? ★怎样铸就良知的标尺?(怎样做一个有良心的好人?) ★学会在生活中辨别是非 不同的追求、不同的价值标准的例子:以发财致富为标准、以出人头地为标准、以清闲享受为标准、以奉献社会为标准、追求创造发明的成就、追求家庭幸福、追求个人成功、追求平凡安稳、追求轰轰烈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活动二:如何看待“哥们义气”? 【教师总结】哥们义气是一种狭隘的小团体意识。只要我们是朋友,或者你是我朋友的朋友,就有求必应,不分青红皂白,不计一切后果,为了一个小圈子的利益,为了某个人的利益,有时甚至为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大动干戈,互不相让,结果既害别人,又害自己。 以哥们义气为交友之道是盲目的、糊涂的。哥们义气只管交情,不管别的,良莠不分,善恶不辨,有交情就是朋友,哪管对方品质怎样,道德如何。只要对方对自己好,肯帮忙,能“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就和对方称兄道弟,甘愿为对方“两肋插刀”,在所不惜。如果对方品质恶劣,很可能到头来“有罪同当”。 良知就是指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所谓“是”指对的、正确的。所谓“非”是指错误的、不对的。“是非”是指事理的正确与错误。所谓“善”,就是满足人们需要的合理性。满足需要是从人本身的出发的。人的需要可以分许多层次。所谓“合理地”是指满足形式的客观合理性,所谓“恶”,就是与善相对的东西。 板书设计 一、铸造心中的良知标尺 1.做人必须有良知的标尺——正确的是非善恶观 2.怎样铸造良知的标尺 3.学会在生活中辨别是非 课 堂 导 入 ︹ 以 故 事 导 入 新 课 ︺ 第2课时 正确判断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