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县秸秆综合利用情况调研报告精选
全县秸秆综合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全县秸秆综合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一、**县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情况
**县秸秆主要种类有小麦、玉米、花生秸秆。其中,小麦、玉米的秸秆占总量的85%以上。据县农业部门提供的数据,2015年各类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32万吨,其中夏季产生秸秆25万吨、秋季产生秸秆27万吨。
**县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近几年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全县各镇街在抓秸秆禁烧的同时,积极进行秸秆多形式利用的探索和实践,并从政策引导、技术推广、宣传教育、执法监管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县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了以分管县长为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秸秆综合利用和露天禁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此项工作,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强化督导考核,将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列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各有关部门对全县秸秆综合利用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有序推进,力求逐步形成区域化、专业化和产业化的格局。各镇街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通过农机购置补贴、小麦玉米保护性耕作等项目建设。进行秸秆多形式利用的试点,力求通过试点示范,以点带面,实现整体突破。秸秆综合利用领域不断拓宽,市场化发展机制进一步完善,已初步形成了多领域、多形式秸秆综合利用的格局。
(一)秸秆肥料化利用。秸秆直接还田是当前秸秆肥料化利用最主要的途径,也是最现实、最易于推广操作的秸秆利用方式。2015年,**县机械化切碎还田率达72%,。
(二)秸秆能源化利用。包括农村直接生活燃料、秸秆发电、沼气、气化、固化成型和炭化。这部分秸秆绝大部分用于农村直接生活燃料。发电、沼气、气化、固化成型和炭化利用等占比较低。据测算,每2吨秸秆的热值相当于1吨标准煤的热值,其平均含硫量仅%,远低于煤1%的含硫量,且秸秆焚烧后的灰烬含有丰富的钾、镁、磷、钙等成分,可用作高效肥料。
(三)秸秆饲料化利用。主要指通过氨化、青贮、微贮、揉搓丝化等处理技术,增加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提高秸秆转化率,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在店头镇、青云镇推广秸秆养畜技术,有效解决了奶牛饲草问题,年消化万亩农田所产秸秆。
(四)秸秆基料化利用。包括食用菌基料和育苗基料、花木基料、草坪基料等,目前主要以食用菌基料为主。**街道的农民用玉米芯培育蘑菇,年利用玉米芯7500公斤,依托种植大棚草莓、花木基地,使用秸秆制作有机肥料5000公斤,秸秆利用每年可增加农民收入5万元。
二、**县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县秸秆综合利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以传统利用方式为主,且每年废弃和焚烧的秸秆占秸秆可利用资源量的25%以上。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一)部分农民受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影响,囿于传统观念束缚。这部分农民对秸秆焚烧给环境、生态、交通安全造成的负面影响认识不够,往往习惯于直接在田间焚烧秸秆。加之采用还田或其他秸秆利用方式,增加了作业量,提高了成本,部分农民感到还不如直接焚烧秸秆合算、方便。一些秸秆利用单位秸秆收购价偏低,对农民缺乏吸引力。
(二)一些秸秆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尚未突破或不成熟。例如,秸秆还田相关配套技术与配套机具的研发力度仍然不足,缺乏适应小地块、便于操作的还田、打捆机具;另一方面,新技术应用规模较小,适宜农户分散经营的小型化、实用化技术缺乏,技术集成组合不够。
(三)一些秸秆综合利用的方式成本过高的问题未能有效解决。如实现机械化秸秆全量还田,须配置大功率农业机械,并增加作业量。据测算,多增加一次还田作业,每亩成本增加30元。此外,秸秆在腐熟过程中还产生甲烷等气体,不利农作物生长,需另行施加氮肥予以中和。又如,以秸秆为辅料的有机肥生产成本高于以其他原料为辅料的有机肥生产,价格缺乏竞争力,降低了有机肥生产企业利用秸秆的积极性。
(四)缺乏产业化带动。目前,秸秆利用的龙头型、骨干型企业不多。除秸秆发电厂以外,大多数秸秆开发利用企业处于小规模、低层次水平,投入产出效率较低。秸秆收集贮运体系尚未建立、健全,也是制约秸秆利用产业化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秸秆产业化利用需要秸秆常年稳定供应,如做不到也难以为继。
(五)政策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各地虽然制订了一些秸秆综合利用优惠政策,但政策的覆盖面不够宽,利益激励机制不健全,长效机制尚未形成。政府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开展综合利用,最终形成市场化利用机制。
三、关于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在形成共识、深化认识上下功夫。为了克服秸秆禁烧禁而不止和综合利用推而难广的现象,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甚有必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