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农业”的若干思考与对策.docVIP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农业”的若干思考与对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农业”的若干思考与对策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农业”的若干思考与对策   摘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农业”是调整农业结构、发展优势农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选择,是新农村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农业”应本着因地制宜、务实推进的原则,在发展模式上做出相应选择。要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技术创新、项目管理、领导宣传方面提供有力保障与支撑。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S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03-0622-04      Thoughts and Strateg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Agriculture for Poyang Lake Eco-economic District      YI Qi-hong1,L Hong-tao2,GU Ping1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agriculture in Poyang Lake Eco-economic District is a necessary requirement for adjusting agricultural structure and taking full advantages of agriculture, is the realistic choice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the new strong suppor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The developments of low-carbon agriculture for Poyang Lake Eco-economic District should be in line with local conditions, advance the principles of pragmatism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 choice accordingly. To provide effective protection for the formulation of related laws and regulations,technological innovation,project management, leadership and advocacy support.   Key words: Poyang Lake Eco-economic District; low-carbo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1关于“低碳”与“低碳农业”   近些年来,由温室气体排放所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生态恶化等危及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话题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与探讨。2009年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以来,“低碳”迅速成为一个世界性热门话语,并由此引发的“低碳革命”、“绿色革命”正在许多国家悄然兴起。以“低碳”为关键词在互联网上搜索,结果发现冠以“低碳”的热门语词就有50多个,如:低碳经济、低碳工业、低碳农业、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世博等,尽管这些不一定都是科学术语或确切范式,但“低碳”一词的广泛性与扩张性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与讨论可见一斑。关于低碳,目前国内学术界尚无明确的定义,但一般而言,对低碳的理解可分为三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速度小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1];第二种情形是对零排放的一种描述;第三种情形是绝对排放量的减少[2]。笔者认为,“低碳”就是在生产、生活、加工和经营过程中由于技术的改进或理念的更新而引致的能源、资源的低能耗,以及温室气体的低排放,并由此对环境造成的低污染。总之,不管如何定义,笔者都坚信,“低碳”将成为一个世纪话语,必将因其倡导的价值理念与发展目标而引导生产、引领生活、促进社会变革。   迄今为止,农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的刀耕火种农业阶段、传统农业阶段和工业化农业阶段。如果用碳经济的概念衡量,刀耕火种农业阶段、传统农业阶段都属于简单、低效的低碳农业阶段,而现代工业化农业可以说是一种“高碳农业”[3]。对此,有人会认为,农业生产过程主要依靠动植物的自然生长,似乎与碳排放关系不大,更谈不上“高碳”了。而事实上,若仅仅把农业看作一个自然发生与成长的过程,那么它确实是一种低碳产业与低碳的经济形态,但如果从现代农业生产、投入、加工与经营的状况来看,农业又是与碳排放密切相关的。如在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的大量使用;

文档评论(0)

5201314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20100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