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银柴胡白芍药对治疗儿科疾病验案举隅
银柴胡白芍药对治疗儿科疾病验案举隅
摘要:药对是临床中药配伍中相对固定的形式,其中包含了各医家的智慧与临床经验。本文通过病例分析银柴胡、白芍药对在儿科临床疾病中的运用,为学习者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银柴胡;白芍;儿科;药对
中图分类号:R2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07-0049-02
导师何平主任,师从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刘以敏教授,从事中医儿科临床工作近30年,善用银柴胡、白芍药对治疗多种疾病,现将导师运用银柴胡、白芍药对治疗儿科多种病症的经验举隅如下。
1疳积
宇文某,男,3岁。于2016年3月20日就诊。家长诉患儿一月来饮食下降,形体消瘦,易烦躁发怒,时有腹胀,食后欲便,夜寐不安,易惊,汗多,大便稀,小便可。查体无特殊。舌红,苔薄白,脉弦细。导师诊断为疳积,证属脾弱肝旺。治以健脾平肝。处方:银柴胡9 g,白芍9 g,陈皮6 g,茯苓9 g,白术6 g,淮山药6 g,浮小麦6 g,小枣6 g,山土瓜6 g,兰花参6 g,仙鹤草6 g,诃子2 g,炒麦芽6 g,炒鸡内金4 g,甘草4 g。3剂,水煎取汁内服,日3次。经治疗1月后,患儿纳食好转,体重明显增加,脾气较前好转,眠可,二便调。
按:疳之病名,首见于《诸病源候论“蒸盛过伤,内则变为疳,食人五脏。”《小儿药证直诀“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本病例患儿以脾虚为主,土虚则木克,表现出饮食下降、形体消瘦、烦躁发怒等土弱木旺之象。故用银柴胡、白芍抑肝,辅以陈皮、茯苓、白术、淮山药扶脾,浮小麦、小枣、山土瓜、兰花参清肝退虚热,仙鹤草、诃子涩肠止泻,加之炒鸡内金、炒麦芽健脾消积。肝脾调和,气血得益营养全身。
2肠系膜淋巴结炎
赵某,女,7岁,于2016年3月3日就诊,患儿1月来反复腹痛,饮食下降,面色萎黄,易发怒,伴咽痛,夜间磨牙,大便干结,4天一行,小便黄赤。家长诉患儿平素易食辛辣之品。查体:一般情况可,神清,形?w偏瘦,面色萎黄,咽,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心肺无特殊。腹软,脐周轻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正常。舌尖红,边有齿痕,苔黄腻,脉弦数。本院彩超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导师诊断为腹痛,证属脾弱肝旺。治以健脾柔肝止痛。处方:银柴胡10 g,白芍15 g,陈皮6 g,茯苓10 g,甘松6 g,延胡索9 g,枳壳6 g,厚朴6 g,芸香草10 g,滑石粉10 g,炒川牛膝6 g,荠菜10 g,炒鸡内金6 g,炒麦芽10 g,甘草4 g。4剂,水煎取汁,日3次。服药后,腹痛次数明显减少,食欲逐渐好转。效不更方,加减服药1月后,患儿病愈。
按:腹痛一词,最早见于《内经》《素问“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素问“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古今医统“小儿腹痛之病,诚为急切。凡初生二三个月及一周之内,多有腹痛之患。无故啼哭不已或夜间啼哭之甚,多是腹痛之故。大都不外寒热二因。”《金匮要略》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患儿平素脾胃虚弱,肝旺则乘脾土,腹为肝经循行所过之处,故治疗上以银柴胡、白芍柔肝,陈皮、茯苓、芸香草、滑石粉健脾利湿,辅以枳壳、厚朴、甘松、延胡索行气止痛,肝脾同治,病症得以解除。
3性早熟
袁某,女,8岁。于2016年6月12日就诊。家长诉患儿7岁半时发现双侧乳房发育,可触及结节,时感烘热,易发怒,纳差,眠可,大便干结,3天一行,小便黄。查体:双侧乳房可触及09 cm×09 cm包块,活动度可,轻压痛。乳晕着色,外生殖器呈幼女型,未见分泌物。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本院B超示:子宫、卵巢轻度增大。X片示:骨龄10岁。导师诊断为真性性早熟,证属肝郁火旺。治以泻火疏肝散结。处方:银柴胡12 g,白芍15 g,陈皮9 g,茯苓9 g,夏枯草6 g,炒栀子3 g,淡豆豉6 g,海藻3 g,甘草6 g,荠菜9 g,山土瓜10 g,兰花参10 g,炒荔枝核6 g,炒鸡内金4 g。7剂,水煎取汁,日1剂,服
[HJ2.6mm][FQ(20*2。175mm,X,DY-W][SQ+1mm][CD=175mm]药2月后,患儿乳房结节缩小,烘热已不明显,性平。查体乳晕较前色淡,阴道未见分泌物。又两月后随访,患儿无特殊。
按:《素问“女子七岁,肾气虚,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小儿药证直诀》中说:“肾主虚,无实证。”万全也指出:“小儿脾常不足,肾常虚,肝常有余,心火易炽,肺脏娇嫩。”且“乙癸同源”,故治疗上以银柴胡、白芍疏肝柔肝,陈皮、茯苓健脾和胃,夏枯草、炒荔枝核化痰散结,炒栀子、淡豆豉、荠菜、山土瓜、兰花参平肝清心,临床疗效甚佳。
4失眠
患儿,女,8岁。于2016年6月20日就诊。家长诉患儿近半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