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斯特丹-风车故乡的白天和黑夜.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阿姆斯特丹-风车故乡的白天和黑夜

阿姆斯特丹:风车故乡的白天和黑夜   当我决定下一站是阿姆斯特丹的时候,脑子里便梳理着这座城市的想象。靠近北海的荷兰,地势低洼,沼泽湖泊众多,是一个“低地之国”,很多很多的土地是在海平面6米以下。比方说,今天的阿姆斯特丹国际机场就位于低于北海海平面以下约4米处。那里有着数不清的河道穿过城市,号称是欧洲北方的威尼斯,那里也有着童年时便神往的大风车,和那如同小船一般的大木鞋,当然那里还有欧洲最大的红灯区。   我便是在向往与诱惑的引导下,踏上了去往阿姆斯特丹的旅程。   了解阿姆斯特丹   从巴黎出发,天空卷着厚厚的云层,一如既往的阴霾。途经布鲁塞尔,云层没有丝毫减弱的迹象,甚至还飘起了零星的小雨。抵达阿姆斯特丹已然入夜,空气湿润微凉,似提醒你已进入这个位于海平面之下的低地国家,仰望天空,厚厚的云层早已飘然不知去向,只留下了漫天的繁星闪烁其问。   也许只有深入了解阿姆斯特丹,你才会发现,这座城市的白天与黑夜有着完全不同的两面。白天的阿姆斯特丹干净、现代,纵横交错的河道与无处不在的风车共同组成了这座城市的唯美画卷;而入夜后的阿姆斯特丹是躁动的,在红色灯光的映衬下充满着欲望与诱惑。   无处不在的风车   去往桑达姆风车村的路上,阳光非常灿烂,旅行是需要天气来配合的,而我的每次行程,似乎也有那么一点点幸运,倒不是说每次都会是晴空万里。只是在我看来,一些不同的地域或不同的主题,以前在书中读到很多关于它的信息,而想象它的样貌之时总会伴随着一种天气的配合而形成的一副特定的景致,或许这便是所谓的刻板印象的产生。   当我抵达风车村时,天空的白云被抹成薄薄的一层,阳光透过空隙照射下来,远处一座座深褐色的传统风车沿着河岸的曲线排列着,岸边的水草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摇摆。   这样一幅画面,便是加深了我对荷兰风车由来已久的刻板印象,当时心中自言自语地说道:“对的,荷兰的风车便应该就是这副模样啦。”   说起荷兰的风车,难免有些好奇,为什么这个国家会有如此众多的风车呢?   因为荷兰位于西风带,一年四季盛行西风。同时它濒临大西洋,又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国家,海陆风长年不息。聪明的荷兰人便逐步利用了这上天赐予的丰厚风力,按照书上的说法,风车便是荷兰人勇于同自然界搏斗而适应环境的产物。开始时,风车仅用于磨粉之类。到了十六七世纪,当时的荷兰在世界的商业中占首要地位。各种原料从各路水道运往风车加工,可以说是风车见证了荷兰当年作为“海上马车夫”的经济奇迹。同时风车还帮助荷兰人围海造田,从大海口中争取了近三分之一的国土。   走过一座小小的木桥,便步入了这个小村子,沿着小湖分布着十来座风车的建筑,个个都和之前照片上看过无数次的那些一模一样。以前小小的荷兰土地上分布着上万座的风车,而随着工业化的到来,如今存留下来的也已经寥寥无几。这座村庄的风车,自然也失去了它之前作为工具的用途,而只是修缮一新放置于此,满足各路游客们的好奇之心罢了。   风车的另一侧小路旁,木制的栅栏围着一座小小的牧场,分布着几十只可爱的绵羊,只要游客挥手召唤,总有几只会慢悠悠地走到栅栏旁。而湖的对岸便是村中居民聚集之地,岸边一座座别致的荷兰乡村民居,甚至比风车更能诠释荷兰乡村的田园生活。   一座建在水上的都市   阿姆斯特尔河从城市流过,而“丹”(DAM)在荷兰语中便是“坝”的意思,因此阿姆斯特丹的解释便是:阿姆斯特尔河上的水坝,它也就是这样一座建在水上的都市。   都说阿姆斯特丹是北方的威尼斯。威尼斯我也去过,但我倒是觉得他们的风格大相径庭,威尼斯被水包围着,古旧城市内的河道大部分狭窄幽暗。而阿姆斯特丹却是相对宽阔舒展,能乘坐几十人的游艇在河道里交错行驶,穿梭自如。其次论规模来说,威尼斯和阿姆斯特丹也是缺少可比性。威尼斯是一座小城,而阿姆斯特丹却是荷兰的首都,国际级的港口,市区人口接近百万的城市。所以准确地说,它是一座水上的都市。   阿姆斯特丹河网交错,河道纵横,有大小165条人工开凿或修整的运河道。运河上架着千余座古老的石拱桥和现代化桥梁。运河的桥梁也都很低矮,为了让船只通过,他们就建造了一种能开能合的桥梁,有大船通过时,桥面就像一只鸟的翅膀一样张开,等船过去后再合拢起来,继续承载着路上的车辆行人。   阿姆斯特丹最早是为了保护城市,开凿了环形的人工运河,后来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就要不断开凿新的运河,于是运河越来越多,纵横交错的连接成一个密集的运河网络。于是这些河道的作用也从最初的保护城市发展成为货物运输,直到今天成了游览阿姆斯特丹的黄金线路。我也登上了一艘游船,轻松自如地在水道里穿行,小船轻摇着向前开去,岸上数不清的太阳伞下坐着喝咖啡的人,一副悠闲而安详的水城风情。   在阿姆斯特丹,有着这样的一句谚语:“当上帝创造世界时,把荷兰忘记了,因此荷兰人不得不

文档评论(0)

5201314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20100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