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阿尔卑斯群山,长号吹响两千年
阿尔卑斯群山,长号吹响两千年
暮色茫茫,夕阳西下,余晖晕染着阿尔卑斯群山。
远离家人的牧羊人独自站在山巅,在羊群默默的陪伴下,吹起了长长的号角,用那悠长的呜咽向群山诉说着不尽的惆怅……
这样一副忧郁的画面,贯穿了阿尔卑斯长号五百多年的漫长历史。
四处游走的号手和牧羊人
莫尔然位于瑞士、法国边境,是阿尔卑斯山中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它有着瑞士几乎所有的山村的共同特点:深藏大山却不与世隔绝,古朴无华却不贫穷落后。一座座经年的夏莱木屋散落在群山环抱的小山谷中。今年夏天的阿尔卑斯长号节就在这里举行。
村子里小广场的中间有一棵高高的冷杉树,围绕着它像一朵开放的巨大花朵,几十把代表不同地区的阿尔卑斯长号舒展各自修长的身躯,向众人争奇斗艳。这是一种十分独特的乐器,一般用桦木、云杉、杨木或樱桃木的整根树干一劈对半,挖空中腔,再粘合起来,外面用炮制得十分细致的树皮包裹缠绕,再抛光、漆染。号角长度达三至四米,直径从吹奏端逐渐增加,至号筒末端时巧夺天工,借助原树木在山坡生长时因山势而自然形成的根部弯曲而制成一弯弯的喇叭口。在喇叭口的四周描画着该地区引为骄傲的象征物,或是一朵阿尔卑斯山花,或是一个长着长长弯角的牛头。由于采用的木头不同,长号呈淡黄至深褐色,音色也随之变化。
考古学的研究将阿尔卑斯长号的历史追溯到两千年之久。在欧洲,其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也有五百多年了。最初它是牧羊人的简陋乐器,十六世纪的一幅欧洲图画生动地记载了一个牧人给奶牛挤奶、旁边另一个牧人吹奏长号安抚奶牛的场景。阿尔卑斯长号还是在山村中传递信息的工具。山民们用号声传播诸如婚嫁、新的生命的诞生等喜庆消息,给另一个山村里的家人和心上人送去问候,有时候也会用低沉的旋律宣告疾病、死亡和事故的发生。有时候长号还作为在山民中召唤集合、出征作战的号角,甚至是在农牧淡季山民进城乞讨生活的把戏――据说在瑞士最早的关于阿尔卑斯长号的文字记载就是在1527年卢塞恩州执政贵族的账本上记的一笔账:“赠给从瓦莱州来本地用长号乞讨的牧民两便士。”
正是这些四处游走的号手和牧羊人,将阿尔卑斯长号绵长忧郁的旋律带到了欧洲各个角落,激起了那些远离家乡、作为雇佣兵为其他国家的贵族去打仗的瑞士年轻人的无限思乡之情。在一个描述当时情景的歌剧中,一名受伤将死的瑞士士兵痛苦地唱道:“兄弟啊,我就要与你永别,是那长号的声音让我心痛如绞。”
长号专家吉瑞德
小广场上一改往日的寂静,荡漾着节日的气氛。一个大大的长条型桌子上一杯杯斟满了当地的葡萄酒,有村民端着托盘穿梭在从世界各地聚集于此的客人中间,敬上一杯葡萄酒,表达莫尔然最诚挚的欢迎。七十多名从瑞士各地赶来的号手们身着本地风格的民族服装,混杂在广场上的人群中相互问候着。他们既是音乐家,又是真正的山民。身材壮硕,面庞被阿尔卑斯的山风吹拂得黑红粗犷,交杂着浓重的地方土语口音的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罗曼语并不妨碍号手之间的交流。一位身材高大的六十多岁的老人正指着广场中央那一圈长号向人群讲述着什么。他虽然身着传统的山民服装,神态中却透出一股学者的风度。他就是阿尔卑斯长号专家吉瑞德
“我是个长号的完美主义者。”他说:“三十年前,我还是个毛头小子。我期望自己能做出像当时的长号名匠寇查德所做的那么漂亮的长号来。于是我去拜他为师。谁知他不屑地看了看我说:小子,你不行。还是陪我一起吃块比萨饼吧。从那时候起,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制作出比师傅做的更棒的长号来。”
“听说现在很多长号都使用机器制作了?”我试探着问。
“用机器制作固然可以提高效益,但做出来的东西整齐划一,缺少个性。而我手工制作、漆绘出来的长号就像人一样,支支都有自己的脾气性格。”波特先生自信地说。
“制作长号是一门学问。光选材就很有讲头。有人说每天日落时分的云杉木发红而且更硬。这我不敢肯定,但我发现树木的生长方向对乐器的音质很有影响。另外树木的年龄越老,做出来的长号的共鸣性能越好。我一般都是选有300年树龄的云杉,它们的木质均细,回声好。”波特先生有些神秘地告诉我:“伐树的时辰也有讲究的。我根据星相来决定砍伐树木的时刻,一般都选在狮子座当值之时。”
树木砍伐下来后,波特先生要将木材干燥六到七年的时间后才开始用来制作长号,整个制作工序需要80个小时的精雕细作,价值至少三千瑞士法郎。
不仅是一种乐器,而且是大山本身
阿尔卑斯长号虽然体积巨大,结构却是再简单不过。它没有一般吹奏乐器必需的按键与簧片,管壁上除了吹口与末端的喇叭口外没有任何其他气孔。它的音乐产生只取决于吹奏者吹出气流的长短、压力的强弱,特别是嘴唇的不同方式的颤动。这种强弱、频率变化的气流经过长长的木制号管的共鸣与放大而产生了悠长持续、绵绵不绝于耳的美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