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因是有遗传学效应的DNA片段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基因与遗传 常言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简练而又朴素的语言真切地反映了生物界物种代代相传的普遍规律。人们早就发现生物(包括植物和动物乃至人类)的性状可从上一代传至下一代,这就是遗传现象,也是为什么儿女的肤色、相貌、高矮等总是与父母相像的原因。普遍存在于色彩斑斓的生物界中,神秘的遗传现象必定有其物质基础,它就是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核酸。 基因研究大事略记 19世纪中叶:遗传学创始人孟德尔通过豌豆的杂交实验研究指出,生物的性状都是通过遗传因子(即后来所称的“基因”)来传递,遗传因子是独立的遗传单位; 1909年:丹麦植物生理学家和遗传学家W·L·约翰逊首次使用“基因”这个词; 1910年至1935年:美国著名的遗传学家摩尔根通过果蝇的遗传研究,进一步创立了基因学说,认为基因是组成染色体的遗传单位,并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 1953年:美国科学家詹姆斯·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根据X光衍射和化学分析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1969年:从生物体分离出第一个基因; 1970年:第一个人造基因在美国诞生; 总结 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1.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 2.每个染色体含一个DNA分子,染色体复制后在细胞分裂的间期、前期、中期,每个染色体包含两个姐姐妹染色单体,此时含有两个DNA分子。 3.每个DNA分子有很多基因。 4.每个基因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 5.基因的不同是由于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扩展 随着分子生物学尖端技术的崛起和迅猛发展,科学家已经可以应用“分子刀”对连在高倍显微镜都看不到的基因进行剪切、修补和更换。因此,征服许多遗传性疾病或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也为期不远了。科学家甚至可按人的意愿将1个外源基因种植入某一生物体内可创造出一个全新的物种,这就是神奇的基因工程。这在防止农作物病虫害、改良畜牧品种、生物制药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因此,人类掌握了遗传与基因的奥秘后,利用它趋利避害,造福人类,其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基因与DNA关系的实例 阅读资料1、3 回答讨论题1 阅读资料2、4 回答讨论题2 一条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基因是DNA片段,不是连续分布在DNA上。 基因能够控制性状表达(荧光、肥胖) 总结:基因是有遗传学效应的DNA片段 1978年: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利用大肠杆菌制造出胰岛素; 1984年:推出基因蛋白质分析; 198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杜伯克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率先提出了人类基因组计划; 1990年10月1日:美国国会批准正式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原计划用15年时间完成30亿碱基对序列测定; 1996年:绘制出酵母菌的基因图谱; 1998年:线虫的基因组图谱绘制出,它是第一种被绘制出基因组图谱的多细胞动物; 1999年7月:我国在国际人类基因组HGSI注册。同年9月,我国科学家应邀参加第五次人类基因组大规模测序战略研讨会,承担了国际人类基因组大规模测序任务的1%; 2000年5月9日:国际人类基因组宣布完成第一阶段——人类基因组序列“工作框架图”的构建; 2000年6月:“人类基因组DNA序列图”宣布完成。 A A A T T T G G G G C C C A T C 你注意到了吗? 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是稳定不变的。 长链中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 你注意到了吗? 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是稳定不变的。 长链中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 DNA分子的特异性就体现在特定的碱基(对)排列顺序中。 DNA多样性和特异性 1 .多样性 同学们尝试两个符号牌的排列方式,这两个符号牌可以写出相同符号A或B,又可以写成A和B,它们由左向右的书写类型有多少种? 四种:AA、BB、AB、BA 在生物体内,一个最短DNA分子也大约有4000个碱基对,碱基对有:A—T、T—A、G—C、C—G。请同学们计算DNA分子有多少种? 4 种 4000 碱基对的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2.特异性 碱基对的特定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3. 稳定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名师课件.ppt VIP
- 网络服务业网络安全保障与应急响应机制建设方案.doc VIP
- 2025年高中《通用技术》考试卷(含答案) .pdf VIP
- 堰水力计算水利工程.xls VIP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知识点背诵提纲.docx VIP
- 2025 全国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 Python 编程挑战赛(个人赛)初中组决赛模拟试卷(一).docx VIP
- 一种推送滚轮.pdf VIP
- EPC项目:基于风险管控的质量体系构建与实施.docx VIP
- 4洗涤剂总活性物的测定.pdf VIP
-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