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4 血浆脂蛋白代谢紊乱-1
第四章 血浆脂蛋白及其代谢紊乱 第一节 概 述 Introduction 一、血浆脂质和脂蛋白代谢 (一)血浆脂质和血浆脂蛋白的概念 1、血浆脂质(血脂):P55 血浆所含脂类统称血浆脂质或血脂,包括: 总胆固醇 (TC) 、磷脂(PL)、甘油三酯(TG)、糖酯、游离脂肪酸(FFA) 等。 其中,总胆固醇 (TC)包括游离胆固醇(FC)和胆固醇酯 (CE)。 脂类在体内的分布及生理功能 (了解) 血脂来源 外源性——从食物中摄取 内源性——肝、脂肪细胞及其他组织合成后释放入血 血脂含量受膳食、年龄、性别、职业及代谢等的影响,波动范围很大。血浆脂质总量: 4.0~7.0g/L。 血浆脂蛋白代谢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病理机制之一 。 血脂测定可及时反映体内脂类代谢状况,是目前临床生化检验的常规监测项目。 2、血浆脂蛋白: 脂类不溶于水,在血液中血脂与血浆中的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lipoprotein,LP)的形式而运输。 (二)血浆脂蛋白的结构与分类 1、结构 脂蛋白属于一类微溶于水 的脂类复合体,有多种存在形式和共同的结构特征. 核心:不溶于水的TG和CE。 表面:覆盖有少量蛋白质和极性的PL、FFA,亲水基因暴露在表面突入周围水相,使脂蛋白颗粒能稳定地分散在水相血浆中。 2、血浆脂蛋白的分类 主要有2中分类方法 1)离心法: 根据不同脂蛋白在一定密度介质中漂浮速率不同进行分类。通常用密度为1.063的NaCl 溶液进行超速离心,密度>1.063往上浮,< 1.063往下沉。 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可将血浆脂蛋白分为CM, VLDL, LDL及HDL等4种。 另外还有IDL,为VLDL的中间代谢产物,密度介于VLDL, LDL之间(1.006~1.019),不易与VLDL, LDL分开。 乳糜微粒 (chylomicron, CM) 极低密度脂蛋白 (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VLDL) 低密度脂蛋白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 高密度脂蛋白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 (三)血浆脂蛋白特征 各种血浆脂蛋白均含有 Pr(载脂蛋白, apoprotein, apo),TG、磷脂(PL)、胆固醇(Ch)及其酯(ChE)等成分,但每种成分的含量有很大差异,因而不同脂蛋白的功能也各异。 Apo种类多, 其功能有同、有异,受体也不一致。目前已发现有 20多种以上。一般分为5~7大类,每大类又可分为不同的亚类。如: apo A: AⅠ、AⅡ、AⅣ apo B: B100、B48 apo C: CⅠ、CⅡ、CⅢ apo D apo E apo (a),等。 常见Apo的特征如P56,表4-2所示 (五)载脂蛋白基因结构与染色体基因定位 1、 Apo基因结构的共同特点: P56 (除ApoAⅣ,B、(a)外) 1)含有3个内含子和4个外显子, 内含子插入外显子的位置大致相同,基本上按照生理功能的不同加以分隔。 2)载脂蛋白基因常以基因簇形式存在。 Apo基因结构相似性,提示可能来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即ApoCI基因。ApoAⅣ与其他载脂蛋白基因结构不同,它只含有三个外显子。 1、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 1)LDL受体结构 LDLR为多功能蛋白,由836个AA残基组成的36面体结构蛋白,MW约115kD,由5个功能各异的结构域组成(P58,图4-1)。分布较广泛。 LDLR识别的配体: (1)含ApoB100的LDL;(2)含ApoE 的VLDL; (3) β-VLDL及VLDL残粒。 注:β-VLDL为高胆固醇饮食引起的一种异常血浆脂蛋白。与正常VLDL比较: ①密度相似,电泳相当于β-LP的位置; ②核心富含CE,主要Apo为ApoE. 2、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VLDLR ) 1)结构特点 与LDLR类似,两者有高度的同源性,但不相同。 配体:仅对含ApoE的脂蛋白(VLDL、β-VLDL和VLDL残粒)有高亲和性,对LDL亲和性低。 2)生理功能:P59 VLDLR的数量不受细胞内Ch的负反馈抑制; 对含ApoE的VLDL及其残粒、β-VLDL有高亲和力,可使其进入细胞内降解代谢。 因可介导含ch较多的β-VLDL进入细胞内,VLDLR可能促进早期As斑块的形成。 3、 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SR) LDL受体缺陷的杂合子不能摄入LDL,但As斑块的巨噬细胞中却蓄积了LDL-CE。 经实验证明,巨噬细胞中的LDL为乙酰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校辅导员招聘备考题库大全-5.高等教育学.docx VIP
- 妇产科学医案,妊娠合并心脏病病例分析.docx VIP
- 矿用单体液压支柱说明书.pdf VIP
- 美女必修 做水嫩嫩的美女.ppt VIP
-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记录.docx VIP
- 防诈反诈主题班会.pptx VIP
- 【出海】2025年领英大制造行业人才全球化报告-印度尼西亚篇-LinkedIn领英.pptx VIP
- XZA系列普通(防爆)型使用说明书.pdf VIP
- DB36T 655-2012 公路填砂路基施工技术规范.docx VIP
- 基础考点15(难点7)由全称命题的真假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恒成立问题)--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讲义一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