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太和中学张祖良
太和中学:张祖良 近代中国几种经济成分 1.自然经济 (1840----1952) 2.外国营农场资本主义经济(1840—1949) 3.洋务经济(1861----1895---1912) 4.民族资本主义 (19世纪60.70年代—1956) 5.官僚资本主义(1927-----1949) 6.新民主主义经济(1927----1949---1956) 概况: 1.建国初期的三大运动: 抗美援朝运动、土地改革运动和镇压反革命运动被称为建国初期的三大运动。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2.国民经济的恢复 没收官僚资本 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合理调整工商业 土地改革运动,兴修水利. 工矿业的民主改革 概况: 1.《论十大关系》: 在借鉴苏联经验,总结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1956年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它反映了党为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经济、政治、科学文化等方面初步探索的开始,它为八大的召开创造了条件。 概况: 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 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三.近现代土地政策: 1.民主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 2.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四、建国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1949__1956|____1978|____1992____ 计划与市场---- 计划-----计划与市场 ? 6、总结“文革”的教训 ①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特别是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后,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放到经济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②对社会主义建立后的国内阶级状况和阶级斗争的形势,必须作出合乎实际的科学分析,不能人为地制造所谓的“阶级斗争”。 ③必须正确理解群众、阶级、政党和领袖之间的关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和神化领袖的作法。必须进一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三)新时期(1978年——现在)的经济结构: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 计划与市场相调节的手段: 3.对外开放:主要目的是吸引外资,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扩大对外贸易,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十三大:系统阐述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规划了20世纪的航程,确立了迈向21世纪的行动纲领。 十五大:明确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1.民主革命时期各阶段的土地政策 (l)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 《天朝田亩制度》中的核心内容就是废除地主土地所有权,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它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它那种绝对平均分配土地的办法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 (2)在辛亥革命运动中,资产阶级革命派领袖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作为其纲领。其中“民生”的含义就是“平均地权”,但并没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而是革命胜利后,国家用“核定地价”的方法实现土地国有,最后达到“国民共享”的目的。 (3)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土地政策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如 1931年的土地政策,1947年的《中 国土地法大纲》,195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等。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是个例外,由于中日民族矛盾尖税,当时采取的是“双减双交”的土地政策,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2、建国后农村经济的四次调整 (l)土改 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极大地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 (2)农业合作化 将土地等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导致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 (3)人民公社化运动 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片面强调“一大二公”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坚持土地公有制。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农业发展取得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