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疾病新进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操作步骤 1.病人平卧,备除颤仪于床旁,接好除颤仪地线。 2.电极板上涂以导电膏或包上盐水纱布,两个电极板分别 置于病人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和心尖部(或分别置于左胸前第三肋间处和左肩胛下区),与病人体表紧密接触。 3.选择非同步电击 将除颤仪充电至360焦耳(J),充电结束后同时按下两个电极板的放电按钮予以放电。 4.第一次除颤若无效,立即恢复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肾上腺素1毫克反复静注,5个心肺复苏周期后仍为室颤者,立即进行第二次除颤,能量为360焦耳,仍无效继续胸外心脏按压,肾上腺素1毫克反复静注,5个周期仍未恢复,可再予360焦耳能量除颤。 已经证明双向波除颤器的除颤效能和安全性比单向波除颤器好。 推荐双向方波首次除颤能量200J,随后的除颤能量选择可使用第一次的能量或更高的能量,依据具体除颤器推荐应用。 除颤注意点: 电极板位置:胸骨-心尖部(Ⅱa) 避开植入性医疗装置2.5cm 不可将电极板直接放在医用贴膜上 胸壁有水应先擦干,胸毛多应剔除部分 急救者不应在电击后立即检查心搏动或脉搏而应重新进行CPR(Ⅱa),在实施5个周期CPR(约2分钟)后,再心搏检查,如有必要再给予1次电击(Ⅱb) ,然后再次CPR (Ⅱb) 重要提示 1.除颤时必须选择非同步复律,否则除颤仪不予放电,延误病人抢救。 2.缺氧、酸中毒等均可影响除颤成功,积极纠正内环境紊乱及使用肾上腺素使细颤转为粗颤有利于除颤成功。 3.除颤间期仍应持续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基础心肺复苏措施。 为儿童使用 除颤器 目前包括婴儿 如果施救者为心脏骤停的儿童提供心肺复苏,但没有儿科型剂量衰减除颤器 ,则施救者应使用普通除颤器 。 对于婴儿(1 岁以下),建议使用手动除颤器。 2010(新):如果尝试使用除颤器 为 1 至 8 岁儿童除颤,施救者应使用儿科型剂量衰减除颤器 (如果有)。 如果没有手动除颤器,需要儿科型剂量衰减除颤器 。 如果二者都没有,可以使用普通除颤器 。 理由:无法确定为婴儿和儿童进行有效除颤的最低能量剂量。安全除颤的剂量上限同样未知,不过 4 J/kg 以上(最高 9 J/kg)的剂量可以为儿童心脏骤停在儿童和动物模型进行有效除颤,无明显的副作用。已成功地将相对高能量剂量的自动体外除颤器用于心脏骤停的婴儿,无明显的副作用。 态度要求 1.除颤越早越易成功,施救者必须沉着冷静抢救病人。 2.除颤时两个电极板之间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使一定体积的心肌除极,同时电极板上应涂以导电膏或包上盐水纱布尽量减少经胸电阻抗以提高除颤成功率并减轻病人皮肤灼伤。 3. 放电时应嘱周围医务人员及亲属勿接触病人,避免触电。 电除颤 ? 总结 室颤、无脉性室速或不稳定的多形性室速尽早除颤,尤其是室颤 快速整合CPR 单向波360J,双向波200J,无效重复,不低于首次剂量 总结 高级生命支持(ACLS) CPR的九个操作 C,circulation,人工循环;A,airway,开放气道;B, breathing,人工呼吸;D,drug,药物治疗,或defibrillation,电击除颤;E,ECG,心电监护;F,fibrillation,电击除颤;G, gauge,评估分析;H, hypothermia,低温脑保护;I,intensive car unit,重症监护 高级C? 持续胸外心脏按压 机械辅助胸外心脏按压---- Ambu心脏泵 似乎能提高主动脉收缩压和冠脉灌注压;但和标准心肺复苏比较并未提高复苏成功率 ③将示指及中指横放在胸骨下切迹上方,示指上方的胸骨正中部即为按压区。以另一手的掌根部紧贴示指上方放在按压区。 ④再将定位之手取下,将掌根重叠放于另一手背上,两手平行重叠、十指交叉互握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 高质量地按压 抢救者双臂应绷直,双肩中点垂直于按压部位,利用上半身体重和肩、臂部肌肉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至少5cm (利用髋关节为支点) ; 按压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中断:下压与向上放松时间相等;放松时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壁但务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确保胸部充分回弹;按压频率大于l00次/分。 态度要求 病人抢救成功与否与抢救是否及时及施救者的操作方法是否正确有密切联系,因此,施救者应在发现病人意识丧失后10秒内展开抢救,手法必须准确、到位,尽早使病人恢复自主呼吸心跳,提高抢救成功率。 胸外心脏按压力度应适中,既要保证有效(周围大动脉能扪及搏动,收缩压可达80~100mmHg),又要避免用力过猛致肋骨骨折,引起血气胸、心包积血等。 参加抢救者不应露出惊慌的神色,对病人亲属必须态度和蔼,充满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