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豆豉的生产工艺教案.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_豆豉的生产工艺教案

第三章 豆豉的生产工艺 * 豆豉,是我国传统发酵豆制品。 最早的记载见于汉代刘熙《释名·释饮食》一书中,誉豆豉为“五味调和,需之而成”。 公元2至5世纪《食经》一书中还有“作豉法”的记载。 古人不但把豆豉用于调味,而且用于入药,对它极为看重。《汉书》、《史记》、《齐民要术》、《本草纲目》等,都有此记载。 据记载,豆豉的生产,最早是由江西泰和县流传开来的,后经不断发展和提高,使豆豉成为独具特色,成为人们所喜爱的调味佳品,而且传到海外。我国台湾人称豆豉为“荫豉”,日本人称豆豉为“纳豉”,东南亚各国也普遍食用豆豉。 * 豆豉按原料分有“黑豆豆豉”和“黄豆豆豉”两种 豆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20%)、脂肪(7%)和碳水化合物 (25%),且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豆豉以其特有的香气使人增加食欲,促进吸收。 中医学认为:豆豉性平,味甘微苦,有发汗解表、清热透疹、宽中除烦、宣郁解毒之效,可治感冒头痛、胸闷烦呕、伤寒寒热及食物中毒等病症。 * 豆豉(Glycinemax)是以黑豆或黄豆为主要原料,利用毛霉、曲霉或者细菌蛋白酶的作用,分解大豆蛋白质,达到一定程度时,洗菌、加盐、加酒、干燥等方法,抑制酶的活力,延缓发酵过程而制成。 豆豉 * 豆豉种类 (1) 以原料划分 ① 黑豆豆豉:如江西豆豉、浏阳豆豉、临沂豆豉等,均采用本地优质黑豆为原料生产豆豉。 ② 黄豆豆效:如广东的阳江豆豉、上海、江苏一带的豆豉等,均采用黄豆生产豆豉。 (2) 以状态划分 ① 干豆豉:发酵好的豆豉再进行晒干,成品含水量25%~30%。 ②水豆豉:不经晒干的原湿态豆豉,含水量较大,如山东临沂豆豉。 * (3) 以发酵微生物种类划分 ① 毛霉型豆豉:如四川的潼川、永川豆豉,都是在气温较低(5~10℃)的冬季利用空气或环境中的毛霉菌进行豆豉的制曲。 ② 曲霉型豆豉:上海、武汉、江苏等地生产豆豉采用接种沪酿3042米曲霉进行通凤制曲。曲霉菌的培养温度比毛霉菌高,所以生产时间长,可一年四季生产。一般制曲温度在26~35℃之间。 ③ 细菌型豆豉:如临沂豆豉,以及云、贵、川一带民间制作家常豆豉,将煮熟的黑豆或黄豆盖上稻草或南瓜叶,使细菌在豆表面繁殖,出现粘质物时,即为制曲结束之时。用细菌制曲的温度较低。 ④ 根霉型豆豉:如东南亚一带的印度尼西亚等国广泛食用的一种“摊拍”,就是以大豆为原料、利用根霉制曲发酵的食品。培养温度28~32℃,发酵温度为32℃左右。 * (4)以口味区分 ①淡豆豉:发酵后的豆豉不加盐腌制,口味较淡,如传统的浏阳豆豉。 ②咸豆豉:发酵后的豆豉在拌料时加入盐水腌制,成品口味较重。大部分豆豉属于这类. (5)以辅料划分 以添加主要辅料分为: 酒豉、姜豉、椒豉、茄豉、瓜豉、香豉、酱豉、葱豉、香油豉等。 豆豉 种类 * 豆豉的酿制 工艺流程 * 原料处理 原料一般以黑豆为好,因为黑豆皮厚,不易烂,且黑豆营养好。 浸泡:3-5小时,中间换一次水,至吸水充分,含水量达45%左右。 蒸煮:也可以采用水煮方式。蒸煮采用0.1mPa蒸1小时。含水量达45%左右。 * 制曲 传统采用自然接种培养。 大规模生产采用人工接种。根据使用的菌种不 同,制作的豆豉曲分别有曲霉曲、毛霉曲和细 菌曲。 曲霉曲的制作: 自然接种:大豆冷却至35℃后,装入曲盒,厚约2-3厘米,靠空气和器具上的微生物中的曲霉在物料上富集生长,48小时后菌丝可布满豆粒,出现结块现象,控制品温不超过37℃,通过翻曲来控制温度。培养6-7天结束。 * 纯种制曲:在大豆冷却至35℃接入0.3%的米曲霉种曲,拌匀,在曲室中培养,控制品温25-35℃,调换位置和翻料来调节温度,培养3-4天即可成熟。 曲霉曲:豆粒完整、孢子丰富,颜色黄绿色。 * 毛霉曲的制作 自然接种:大豆冷却到30-35℃,入曲室培养,控制室温2-6℃,品温不超过12℃,适合毛霉菌丝生长,时间15-21天。 纯种制曲:用毛霉种曲接种,接种量0.5%,料厚3-5厘米,培养温度23-27℃,时间3天。 * 细菌曲的制作 山东及华北部分地区采用。大豆采用水煮,捞出沥干,趁热用麻袋包裹,保温密闭培养,3-4天即产生大量黏液,可拉丝,有特殊豆豉香味即可。 * 制醅发酵 米曲霉干豆豉 水洗曲料:洗去麸皮、菌丝等,以使豆豉净爽,同时洗去外面的酶,以减少豆粒的过度水解,同时保持外观完整,减少苦涩味。水洗采用温水,控制时间10分钟内,以免吸水过多产生溃烂。 堆积吸水:使表面水吸收到内部,水分达45%,并加盖塑料布使其保温,在品温达55℃,重现菌丝时迅速拌入食盐(18%,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