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icu的建立文件材料教学稿件.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所谓ICU(intensive care unit)即重症监测治疗与护理病室,或称加强医疗病区,亦称深切治疗部。ICU是医院的一种特殊组织结构,是危重病人集中监护治疗的场所。准确地讲,ICU是集中了一批训练有素、精干的医护人员,利用先进的、高科技医疗仪器设备,应用先进的诊疗、护理技术、将急性危重病人集中进行严密地动态监测、强化治疗及精心护理的场所。它时重症监测、治疗与护理的完美结合,它不是一种药物,也非单一的治疗或护理。只有单一的监测治疗,或只有单一的监测护理均不构成ICU。 1、重大复杂手术后重症或有并发症者 2、各重要器官急性功能不全或衰竭者。如急性心力衰竭,伴严重心律失常、急性肾功能不全或衰竭、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功能肝衰竭及胃肠功能衰竭者。 3、严重多发伤、复合伤需支持器官功能及严密监护者。 4、各类休克病人 5、心、肺、脑进一步复苏者,即CPCR的病人 6、急性严重中毒的病人 7、急性大出血或出现DIC,短期内可望恢复者 8、严重代谢障碍病人 9、严重复合感染病人 10、器官移植术后病人 1、已经脑死亡或皮质下存活的病人 2、急性传染病人 3、并无急性症状的慢性病病人 4、恶性肿瘤晚期 5、临终前症状或老龄自然死亡过程 6、原发病无法控制、其他救治无望或因某种原因放弃治疗的病人 1、ICU是医院将危重病集中管理的场所,病人来自医院各科室。 2、有一支紧急救治的专业医、护队伍 3、备有先进的监测仪器,对病人生命功能进行持续、动态监测 4、利用先进的治疗手段,提供高水平治疗技术及医疗、护理服务 5、ICU充分反映了现代管理的高质高效。在ICU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处处体现质量为本,效率优先的原则。 1863年,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结合自己的体会,首先提出术后病人应放在一个特定的场所进行康复治疗,这是最早的关于ICU的设想。 ??? 1923年,Dandy在美国为脑外科病人开辟术后恢复室。1930年Kirschner在德国创建手术恢复室与ICU混合型病房。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欧洲以及军队中逐步建立起创伤单位。1943年建立休克病房。1942年开辟烧伤病房(BurnsUnit)。1945年建立产后恢复室。 ????1952年丹麦哥本哈根发生脊髓灰质炎大流行,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大量死亡,人工气道持续的手法通气及后期Engstrom呼吸器的应用,使病死率由87%下降至40%以下,随后多家医院相继开设了ICU,并激发了危重病医学的崛起,这是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972年,美国在28位医师的倡导下创立了危重病医学学会(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SCCM),旨在建立一个有自己的临床实践方法、人员培训计划、教育系统和科研研究的、独立的临床和科研的学科,逐步提出并完善了以血流动力学、组织氧代谢监测为基础的高级生命支持治疗措施。 ??? 1980年在日本Nishimura和菲律宾的Gomez倡导下成立了西太平洋危重病医学会(Western Pacific Association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WPACCM)。 ??? 1982年欧洲成立了欧洲危重病医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Intensive Care Medicine,ESICM)。并对危重病医学所涉及各种复杂临床病症,如脓毒症(Sepsi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从基础到临床,提出了一些新认识和可行的干预措施。这些都标志着危重病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跻身于当今医学科之林。?????????????????? 中国医疗机构的重症监测病房(ICU)发展起步较晚,1970年以后北京、天津的一些医院创建了“三衰病房”、“集中观察室”等治疗危重病的单元,已经逐渐开始实现将危重患者集中在专门设立的区域或病房内集中管理的发展模式。 ??? 1982年,曾宪九教授、陈德昌教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建立了国内第一张现代意义的ICU病床。1984年北京协和医院正式建立加强医疗科(危重病医学科)。 ??? 卫生部颁布的三级医院等级评审标准的出台,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危重病医学的发展,国内大医院相继建立了ICU,根据中国医疗体制特点,较多建立以抢救为主的综合性或中心ICU,将涉及多个学科的危重患者放在同一个医疗单位进行监护抢救。随着各专业学科的快速发展,在大型医院,由于危重患者数目多,一些专科ICU亦相继建立和发展,如外科ICU(SICU)、内科ICU(MICU)、冠心ICU(CCU)、急诊ICU(EICU)、婴幼儿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ICU)等等。 ???? 1997年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2005年3月,中华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