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学研究]唐诗宋词元曲的简介
唐诗·宋词·元曲
刘源
张婉晴
唐诗,是中国诗坛的长江、广阔的流域面积灌溉着中华民族的国土。
全部唐诗,有作者三千六百多人,诗五万五千多首。从达官贵人到寒士平民,从才子佳人,到老叟童稚,到和尚道士,到走卒贩夫,稍有文化修养者,似乎无人不能高歌低吟 ……
唐诗发展的几个阶段:
1、初唐诗坛
2、盛唐诗坛
3、中唐诗坛
4、晚唐诗坛
初唐 诗坛:
唐诗繁荣到来的准备阶段。
就表现领域说,逐渐从宫廷台阁走向关山与塞漠,作者也从宫廷官吏扩大到一般寒士;
就情思格调说,北朝文学的清刚劲健之气与南朝文学的清新明媚相融合,走向既有风骨又开朗明丽的境界;
就诗的形式说,创造了一种既有程式约束又留有广阔创造空间的新体诗─ ─律诗。
1、“初唐四杰”
“四杰”指大都生于唐贞观年间的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四人的创作个性是不同的,所长亦异,其中卢、骆长于歌行,王、杨长于五律。“四杰”作诗,强调要有刚健骨气,重视抒发一己情怀,作不平之鸣,因此在诗中开始出现了一种壮大的气势,有一种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
2、陈子昂:
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却表现出明显的复古倾向,主张恢复古诗比兴言志的风雅传统。
壮伟之情和豪侠之气,是陈子昂诗歌创作的个性风采,也是他倡导的风雅兴寄中能反映一个时代士人精神风貌的新内容,被称为唐诗风骨的东西。
陈子昂的诗歌成为盛唐诗歌行将到来的序曲。
盛唐诗歌:
盛唐 气象:诗人的创作中洋溢着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息,诗中的代表人物是隐士和侠少。
1、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常建、储光羲等 :把山水田园的静谧明秀的美表现得让人心驰神往。
2、边塞诗人高适、岑参:把边塞生活写得瑰奇壮伟、豪情慷慨。
3、还有王昌龄、李颀、崔颢、王之涣等一大批名家。
4、诗仙李白:以其绝世才华,豪放飘逸的气质,把诗写得行云流水而又变幻莫测,情则滚滚滔滔,美如清水芙蓉。
王维与孟浩然
孟浩然:随意点染的景物与清淡的情思相融,形成平淡清远而意兴无穷的明秀诗境。自然平淡是孟浩然山水诗的风格特点。
王维:人称“诗佛”,诗歌内容主要是描摹自然、歌颂隐逸。他的山水田园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是王维山水田园诗艺术的结晶。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高适 )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岑参 )
边塞诗派:唐代诗歌流派,该派诗人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最为知名,而高、岑成就最高。其它如王之涣、王翰、崔颢、刘湾、张谓等也较著名。
边塞诗歌以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为主。集中反映了盛唐时代积极进取精神。诗中交织着英雄气概与儿女心肠,极尽悲凉慷慨、缠绵宛转之情。对战争的态度,有歌颂、有批评,也有诅咒和谴责,思想上往往达到一定深度。
诗作情辞慷慨、气氛浓郁、意境雄浑,多采用七言歌行和七言绝句的形式。杰出作品如高适《燕歌行》、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等。
“诗仙”李白:诗风飘逸,善用夸张想象。
浪漫主义诗歌的最高成就首推李白。李白却既毫不掩盖他对功名事业的向往,同时又因为自己绝对无法接受那些取得富贵利禄的附加条件而弃之如敝履。他热爱现实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对其中不合理的现象毫无顾忌地投之以轻蔑。这种已被现实牢笼,却不愿意接受,反过来却想征服现实的态度,乃是后代人民反抗黑暗势力与庸俗风习的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
衔接盛唐与中唐诗歌的诗圣——杜甫
安史之乱前后,唐诗理想色彩、浪漫情调逐渐消退。代表这一时期的最伟大的诗人,就是诗圣杜甫。他直面这场历经八年的大战乱,以动地的歌吟,表现战火中的人间灾难、生民血泪。把强烈深沉的抒情融入叙事手法中,以叙事手法写时事,从题材到写法,都不同于盛唐诗了。这可以说是唐诗发展中的一种转变。
中唐诗歌:
在中唐诗歌中,盛唐诗那种浓烈的理想色彩消退了,人间的艰辛代替了理想色彩,中年的思虑送走了少年情怀。中唐诗有一种更加生活化的倾向。盛唐诗人追求的是境界的浑融;
中唐诗人在盛唐那样的艺术高峰面前,表现出拓展新的诗歌艺术领域的巨大努力。从盛唐到中唐,是一个巨大的转变。
1、大历诗风:指的是大历至贞元年间活跃于诗坛上的一批诗人的共同创作风貌。诗歌中出现了寂寞情思,夕阳秋风,气骨顿衰。他们着眼用力于写日常生活。时序的迁流、节物的变化、人事的升沉离合等方面的描绘,贯串于悯乱哀时的情绪之中,便形成大历诗歌的基调。钱起、郎士元、李端、韦应物、司空曙、卢纶、戴叔伦、李益等的作品,虽然各有自己的个性,却都带有这种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数学]第三章 数据的整理与显示.ppt
- [数学]第三章 假设检验二.ppt
- [数学]第三章导数与微分.doc
- [数学]第九章 指针.ppt
- [数学]第九章 第三节 直线和平面垂直、平面和平面垂直.ppt
- [数学]第三讲-Lagrange余项的Taylor公式.ppt
- [数学]第九讲 荷载横向分布计算--偏心压力法.ppt
- [数学]第二十六章__二次函数全章导学案.doc
- [数学]第二章 热力学状态函数及其关系式.ppt
- [数学]第七章 第五节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ppt
- 师缘主题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基于偏好MOEA_D算法的气发动机多目标优化标定研究.pdf
- 师范技能课件比赛一等奖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师范生初中美术说课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师范技能课件图片素材库最新完整版本.pptx
- Unit 2 Making a Difference Understanding ideas The Well that changed the world 教学设计-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三册.docx
- 师范生技能大赛PPT课件语文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基于扭矩的双燃料发动机控制策略研究.pdf
- 1.2.1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教学设计)高二数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x
- 师范文化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