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老年人的精神慰藉PPT.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注老年人的精神慰藉PPT

关注老年人的精神慰藉 苏州市人口计生委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刁 雯 苏州60岁以上及80岁以上老人 60岁以上人口总量(万人) 80岁以上高龄人口总量(万人) 111.01 14.91 116.29 15.87 121.17 17.27 126.82 18.33 131.67 19.46 苏州户籍人口年龄金字塔特征 户籍人口金字塔基本呈现底端和顶端收缩形态,显示了低生育水平下的老龄化人口结构。 老龄化社会的人口学特征 1、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 2、年龄中位数上升 3、老少抚养比提高 苏州老年人口及其发展趋势 老龄人口数量快速增加。 2010年末全市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131.67万人占户籍人口总量的20.65% 未来五年,进入60岁以上老人口将会新增53.8万人 老年人口社会发展的特征 人口年龄中位数上升。2010年末户籍人口年龄中位数为42.66岁, 属老年型人口年龄结构,且人口老化在不断加速。 ①年龄中位数在20岁以下为年轻型人口; ②年龄中位数在20~30岁之间为成年型人口;③年龄中位数在30岁以上为老年型人口。 苏州老龄化发展的特点 发展速度快---仅用了20年 独生子女家庭多占70%以上 空巢老人多半数以上 农村老人多 人均收入并不高 2009年数据显示: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2.6万元,农村2.9万元 老年人体质和器官的退行 老人生理机能退化 人老腿先老,骨骼系统退行严重 五官:眼睛老花,嗅觉下降,耳背 大脑开始萎缩 老年痴呆症 体能下降,自理能力降低 孤独的空巢老人生活 在我国1.67亿老人中,有一半过着“空巢”生活 孤独寂寞感 害怕、孤独、抑郁等心理问题。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成为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从各地发生的有关空巢老人的悲剧和新闻来看,有老人在家中悄然死去,经过好长时间才被人发现;有老人为让儿女回家而故意挥刀自残……当社会各界给老人提供了各种物质赡养的同时,往往却忽视了精神赡养。 江苏省老年人权益保障 2011年3月1日施行 老年人持优待证、免费进入政府举办的公园、公共文化设施; 七十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进入政府举办的旅游景点; 免费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不满七十周岁的老年人享受半价优惠。 新增 “常回家看看”-子女应尽的义务 禁止“啃老”-可以拒绝 老年人再婚自由-自带财产不得干预 关注老年人的精神慰藉 “不差钱”的老人更是孤独 缺乏和子女交流和团聚机会 老人消费节俭不愿购物 缺乏幸福感 子女,家庭成员,社会是关心老年人的主体 老年人的心理问题特征 孤独感:一定要做到有事可做,关注当下 丧失感:感觉自己在家庭、社会地位丧失 孩子般心理特征:悉心呵护,在乎他们 老人的精神需求 享受天伦之乐,儿女绕膝 培养老人的兴趣爱好 参加社交活动 倾诉有场所,聊天室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外出旅游,放松身心 关注老年人的公共设施 社区要建立老年人食堂 为老人设立营养菜谱 社区要有家政服务,维修,保洁, 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结对,聊天 公共场所要方便老人,座位,矮踏步 拐杖,借用推车,老人家庭报警按钮 人口老龄化的应对措施 强化社区功能,探索机构居家养老模式 完善保障制度,确保老龄人养老金 营造社会氛围,尊老、敬老、爱老 完善老龄医疗,服务需求细化,个性化 体味老人们的喜怒哀乐,是人生一大幸事; 感触老人们幸福和快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分享老人们精神的愉悦,是人生莫大的愉悦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同一片蓝天,同一个希望! ——愿天下所有老龄人幸福安康!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