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二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赏析复习讲义
八年级上册古诗赏析复习讲义
(一)春望
1、“城春草木深”的“深”字有什么含义?
答:深是草木茂盛的意思,既点明了季节是暮春季节,又写出了京城的荒芜、凄凉,物是人非。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答:运用反衬的手法,用美好的事物反衬作者凄凉的心情,更加加重了悲剧的气氛。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好在哪里?
答:写出了战乱中的人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与担心,引起人们心中的共鸣。
4、这首诗写出了作者忧国思家的感情。
5、文学常识: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律诗有四联,其中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这两联一般要求对仗。
6、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作者是杜甫,他是唐朝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时伤别、忧国思亲的思想感情。
7、词句欣赏:
A.首联写望中所见,一个“破”字,一个“深”字,描绘了荒凉、 萧索的景象。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仿佛花也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惊心。运用拟人,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出了诗人感伤之情。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意思是战火接连三个月没有停息,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此句真切地表达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
D.“白头搔更短,深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8、典型例题
(1)诗歌的前两句中“国破”与哪一个历史事实有关?诗人望到了怎样的一幅景象?
(2)诗贵“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你认为“花溅泪”“鸟惊心”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案:(1)安史之乱 望见了经历战乱后,长安城荒凉、杂草丛生的景象。(2)其实花并非真在“溅泪”,鸟并非真在“惊心”。诗人借物之情写人之情,表达了自己感伤国事,怅恨离别之意。
(二)泊秦淮
1、第一句两个“笼”字连用,渲染了朦胧、迷茫、空幻、冷寂的气氛。
2、“夜泊秦淮近酒家”中“近酒家”有什么好处?
答、点明了时间、地点与环境,为下文起枢纽的作用。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句有什么含义?
答:①运用了曲笔,作者讽刺的并不是歌女而是达官贵人。②对达官贵人不知亡国无日的愤怒。3、表达了作者一种深深的爱国情怀。
4、诗句大意:
烟雾笼罩着寒冷的水面,月光映照着水边的沙滩,夜晚船在秦淮河边停泊,与岸上的酒店靠得很近。商女不知道南朝亡国的怨恨,隔着江还在唱《玉树后庭花》。
5、诗的首句连用两个“笼”字,描绘一幅秦淮沙边夜色朦胧和冷寂的景象。一个“寒”字不但让人想到时值深秋或冬季,而且在心头掠过一丝寒意。第二句“夜泊秦淮”不但为上一句的景揭示时间、地点,而且照应了话题。“近酒家”三个字,则为下文打开了道路,此句点明环境,在结构上起枢扭作用,后两句诗人在船中听到附近酒楼中传来这种亡国之音,自然会想到南朝统治者醉生梦死的生活和陈后主的灭亡。在这国家衰微的年头,那些官僚豪坤不以国事为念,反而聚集在酒楼中欣赏这种亡国之者,怎能不使诗人产生历史可能重演的隐忧?诗人表面指责歌女,其真实用意讥讽只顾贪图个人享乐而不顾国家安危的统治者,这两句话是一种形象化的议论,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因而被人们广为传诵。
6、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写诗人夜泊秦淮,听到酒家歌女在唱陈后主时流行的歌曲,来抒发心中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忧虑。
7、写作特色:
A、触景生情。诗人在泊秦淮听到酒家歌女在唱陈后主流行的歌曲,不禁触景生情,感慨万端,借此抒发心中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
B、构思细密而精巧。首句渲染气氛,之中透出悲凉;第二句点明环境,在结构上起枢纽作用;后两句以形象而婉曲的议论作结,针砭时蔽,抒发心中的不满。
8、典型例题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是怎样的特点?
答:朦胧(迷茫),冷寂(悲凉)。
(2)作者表面上在斥责歌女,其实是借题发挥,那么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作者的真实用意是什么?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作者借此抒发对民风和时局的忧愤,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的构思细密而精巧,请作一品析。
答:首句渲染气氛,迷蒙之中透出悲凉;第二句点明环境,在结构上起枢纽作用;后两句以形象而婉曲的议论作结,针贬时弊,抒发心中的不满。
9、将读者引入朦胧迷离的景界的诗句是: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体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三)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僵卧”说明作者当时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