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危重症-严重创伤PPT
病因与临床特点 6、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高 早期SIRS、多器官功能衰竭常见. ARDS最早 病因与临床特点 7、伤情复杂,处理矛盾多,治疗困难 多个组织、器官、跨专科 专科收治的矛质(综合型大医院) 各专科病情危重、均需手术 手术原则:先控制出血及呼吸困难 再处理脑疝及其它损伤 只有成立创伤急救专业队伍,开展TICU,才提高成活率 病因与临床特点 8、并发症发生率高 应激性溃疡 凝血功能障碍 脂肪栓塞 病情的评估与判断 初级评估(首阶段评估、次阶段评估) 初次评估的目的 ⑴确认是否存在致命性损伤并需要处理 ⑵明确潜在损伤 ⑶判断处理伤员的优先次序 ⑷根据评估实施恰当的救护,以降低死亡率、伤残率,改善预后 第九章 严重创伤 第一节 概述 创伤(trauma) 广义:是指人体受外界某些物理性(如机械性,高热,电击等) 、化学性(如强酸,强碱,农药及毒剂等)、生物性(虫,蛇,等动物咬蛰)致伤因素作用后出现的组织结构的破坏和(或)功能障碍。 狭义:机械致伤因素作用于机体造成组织结构完整性破坏和(或)功能障碍。 严重创伤:是指危及生命或肢体的创伤,它常为多部位、多脏器的多发伤,病情危重,伤情变化迅速,死亡率高。 一、创伤的分类 1、按致伤原因分:可分为冷武器伤、火器伤、烧伤、冻伤、冲击伤、放射性损伤、复合伤 2、按致伤部位分:颅脑外伤、颌面颈部外伤、胸部、腹部伤、骨盆、脊柱脊髓伤、上肢、下肢伤 一、创伤的分类 3、按损伤类型分: 开放性创伤:是指皮肤或黏膜有伤口(擦伤、撕裂伤、切伤、砍伤、刺伤) 闭合性损伤:是指皮肤或黏膜表面完整(挫伤、挤压伤、扭伤、震荡伤、关节脱位或半脱位、闭合性骨折、闭合性内脏伤) 4、按受伤组织与器官的多少分类 单发伤 多发伤 一、创伤的分类 5、按伤情分: 1、轻伤:是指无生命危险,现场无需特殊处理的伤情。 2、重伤:是指暂时无生命危险,伤员生命体征稳定的伤情,可严密观察,力争在12小时内处理。 3、危重伤:是指有生命危险,需紧急处理的伤情。 一、创伤的分类 分类核查表列出的危及生命的条件包括: ①收缩压90mmHg、脉搏120次/分和呼吸次数30次/分或12次/分。 ②头、颈、胸、腹或腹股沟部穿透伤。 ③意识不清。 ④腕部或踝部以上的创伤性断肢。 ⑤连枷胸。 ⑥有两处或两处以上长骨骨折。 ⑦3米以上高空坠落 符合以上一项即为危重伤。 ?修正的创伤记分RTS 三、创伤后的病理生理变化 局部反应(创伤炎症反应) 表现为:红、肿、热、痛 创伤性炎症反应是非特异性的防御反应,有利于清除坏死组织、杀灭细菌及组织修复。 一般情况下3-5日后趋于消退 过强而广泛的炎症反应→局部组织张力过大→血液循环障碍→更多的组织坏死→严重损伤 三、创伤后的病理生理变化 全身反应(炎症介子及细胞因子网络→SIRS) ⑴神经内分泌系统变化 ⑵代谢变化 ⑶免疫功能抑制,易继发感染 ⑷易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直接损伤内皮细胞) ⑸体温变化(创伤后坏死组织吸收热) 四、创伤气道的评估与建立 (一)评估气道 1、初期评估:问、视、听、触、测 2、辅助检查:颌面部、颈、喉 对初步考虑咽喉、气管、支气管损伤者可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损伤定位检查 四、创伤气道的评估与建立 创伤气道建立 若出现局部或全部堵塞,应采取保护措施 ⑴将患者仰卧平放 ⑵保护颈椎 ⑶开放气道 ⑷清除口中异物或呕吐物,但要尽量避免刺激呕吐 四、创伤气道的评估与建立 1、颌面部损伤的气道处理:气管插管 2、喉及气管损伤的气道建立:气管切开或紧急切开探查气道的准备 ⑴颈部和可疑颈椎损伤:纤维支气管镜直视插管。 ⑵喉损伤:声门下气道开放技术 ⑶气管损伤:纤维支气管镜直视插管通过受损气管段的远端。 第二节 多发性创伤 多发性创伤(multiple trauma)是指在同一致伤因素作用下,人体同时或相继有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或器官受到创伤,且其中至少有一处是可以危及生命的严重创伤,或并发创伤性休克者。 区别以下概念 1、多处伤:同一解剖部位或脏器发生2处或2处以上的伤。 2、复合伤:多种致伤因素造成人体一个或多个器官或解剖部位损伤。弹道伤 3、联合伤:创伤造成膈肌破裂 病因与临床特点 致伤原因有其特点: 和平时期:车祸、坠落、爆炸。 战争时期:以炸弹、枪弹为主 1、应激反应重,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 严重多发伤后都伴随着一系列的复杂全身应激应反应,其反应程度与创伤严重度有关外,尚受创伤的性质、部位和受伤时的情况的影响。 各种因素与死亡关系 各种因素 多发伤死亡率 无脑外伤 42.0% 伴脑外伤 77.1% 受伤部位 2个 49.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