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墨荷花-选修
内容提要: 1、茶: (1)茶文化与养生的关系。(2)茶文化与养生实例 2、饮食: (3)饮食文化与养生保健知识。⑷传统饮食与养生知识 ⑸日常饮食中的宜、忌讳(6)中老年人的饮食与养生保健 (7)中华传统食疗与养生保健 ⑻中国国民膳食指南解读 ⑼膳食、营养与肥胖 ⑽ 饮食行为与健康。 (11)血型与饮食健康 3、酒: (12)酒与养生保健。(13)饮酒陋习和酒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14)家庭自制葡萄酒. 4、 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 (15) 养生防病知识(16)生活方式与健康。 (17)运动与健康 (18)居室环境与养生 5、中医养生: (19)中医养生药膳(20)中医食疗养生 6、心理学养生 7、四季养生 8、西方养生常识 一、茶文化的历史悠久 1、从茶字起源看茶文化历史悠久 “荼”与“茗” 2、《神农食经》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乎鲁周公”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3、古代文献对茶叶起源的记载 《华阳国志》 《三国志》“密赐茶荼以代酒” 东汉《增广本草》 中医文献古籍对茶的保健功能记载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茶治便脓甚效” 华佗《食论》“苦茶久食,益思意” 梁代 陶弘景 “久喝茶可以轻身换骨” 唐 陈藏器《本草拾遗》 唐 孙思邈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元 忽思慧 《饮食正要》 茶是中医药食同源理念的杰出代表 绿茶治眼疾 中国人与外国人对“食与药”的不同看法 “食药同源,天人合一” 茶与儒家佛家到家文化关系密切 1、“茶禅一体”—佛家 2、“客来敬茶”“以茶养廉”“以茶祭祀”—儒家 3、“身心愉悦 乐生成仙”—道家 茶何以成为中华民族的国饮 唐 陆羽《茶经》—人类最早的茶学著作 茶 雅俗共享 中国人须臾离不开茶 茶叶分类:(时间、产地、味道、外形、色泽) 第一种:绿茶 碧螺春、龙井、信阳毛尖、黄山毛尖 第二种:红茶 祁(安徽)红、滇红 功效:暖胃 第三种:乌龙茶 铁观音、大红袍等 功效:阴阳平衡 云南:普洱茶 广西六堡茶 都叫黑茶 :降脂功效 黄茶: 霍山黄芽 白茶:福建 苏东坡: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进卢仝七碗茶” 卢仝七碗茶歌: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四碗发轻汗、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 中国传统“饮茶十德” 一、以茶散郁气 二、以茶散睡气 三、以茶养生气 四、以茶去病气 五、以茶树理仁 六、以茶表敬意 七、以茶尝滋味 八、以茶养身体 九、以茶可行道 十、以茶可雅志 乾隆皇帝,不可一日无茶 茶是长寿的象征,自古有茶寿之谓 唐 “进一和尚”120岁 陆游 “饭软茶甘” 茶的保健功能与茶多酚: 茶多酚: 预防心脏病, 降低患癌症的风险, 保护肝脏, 洁口坚齿” 茶多糖与治消渴的粗老茶: 具有保健功能的茶色素和生物碱: 为什么经常饮茶的老人,耳聪目明呢? 在中国茉莉花茶里,能闻到春天的气味! 茶的肴用 茶的妙用 茶功如神:59 来客时喝杯茶 能增强情谊 疲劳时喝杯茶 能舒筋解乏 繁忙时喝杯茶 能益思去燥 口干时喝杯茶 能润喉解渴 烦闷时喝杯茶 能静心凝神 滞食时喝杯茶 能消食去腻 生活小常识:(茶篇) 百姓饮茶知识:40 1、渴时不宜喝浓茶 2、老年人不宜多饮茶,更不宜饮浓茶 3、睡前、空腹勿饮茶 4、饮茶对“烟鬼酒徒”有益健康 5、隔夜茶乏味变质茶对人体有害 6、多饮绿茶、新茶有利养生 7、不宜饮茶的人群 8、巧用残茶 42 9、可与茶共泡合饮的保健品45 10、喝茶要因人而异 51 11、成人每天饮多少茶叶最合适51 12、茶水煮饭益养生 66 13、热茶比凉茶更解渴71 14、鲜茶冰喝益养生71 15、一杯茶冲泡几次为最佳73 如何选茶— 选购茶叶常识— —怎么选购和饮用茶叶(视频)! 中华传统文化与养生 唐山师范学院体育系 第一部分 茶文化与养生 学习重点: 茶文化与养生实例 掌握内容: 茶文化起源及养生。 谢谢 下节课再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