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同步导练:第3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单元写作(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VIP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同步导练:第3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单元写作(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写诗——锤词练句 活用技法 俗话说的好:“会写诗的笔落在虚处,不会写诗的笔落在实处,诗的语言首先是一种空灵的语言。”一首好的诗歌,总是很令人振奋的。从那些神奇的字眼中,可以幻化出光明、理念、斗志,这就是诗歌语言的魅力。读着它,你会忘却在城市生活的疲惫,你会戒除内心的懈怠,你会跟着诗歌的号角大步“往前走”。 1.写好诗歌,要锤炼语言,使语言凝练准确、生动流畅、富有韵律。我们要捕捉生活中最好的镜头,用最精炼的语言勾画出鲜明的形象;诗歌的语言有韵律感,我们可以在写诗的过程中尝试押韵,让自己的诗给人以美的感受。 在诗的语言创造中,可以在四个方面下工夫,让诗歌的语言达到“淡妆浓抹总相宜”“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 第一,要把握好语言的分寸感。使用词汇要准确、凝练传神(诗眼)。不可不足,也不可过犹不及。那种肆意的夸大和渲染,甚至借用一些陈词滥调,故意地去拔高主旨思想或者感情,会使人读起来很不舒服。2008年全国Ⅰ卷中考查的“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中“拳”“退”字的妙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地神态;“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飞鸿在天空飞行地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在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第二,要注意语言表面的华丽或质朴,展示语言内在的弹性和鲜活力。 第三,要注意语言内在的弹性和鲜活力。鲜活的语言就像流动着露珠的落叶。例如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溅”“惊”传神鲜活,写出了花儿、鸟儿内心的极度悲伤。 第四,要注意语言内在的音乐感。我国古典诗人遣词造句所达到的音乐美的完美程度真达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峰。 2.写好诗歌,还要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描绘形象、表意更加生动鲜活。《考试说明》对本能力考查点的要求是“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D。主要考查对象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 如在2009年高考诗歌鉴赏题中,海南(宁夏)卷、浙江卷、安徽卷考查了对比,江苏卷考查了借代,重庆卷考查了借代、反问。 再如李贺《李凭箜篌引》中“昆山玉碎凤凰叫”(比喻),“芙蓉泣露香兰笑”(拟人);李煜《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比喻)。    一、课内素材 文人的贬谪生活 唐代特别是中唐以后文人的贬谪生活,丰富了唐文学,使唐文学从生活到情调意境,都呈现出更为丰富多彩的面貌。文人贬谪而形诸歌吟,自屈原而后,历代不断;但唐代以前未见有如此多而且如此好的贬谪作品。李白贬夜郎途中,王昌龄龙标之贬,刘长卿的两次贬谪,都有很好的诗。贬谪的悲愤不平,孤独寂寞,凄楚忧伤,和对于生命的执著,对于理想的追求,构成了贬谪文学丰富多样的内涵。这样丰富多样的内涵,特别明显地反映在元和诗人的贬谪作品中。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元稹、白居易诸人在这方面都有非常优秀的作品。 应用指南 这则素材人物、事例较多,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积累,可以结合文人在贬谪期间的作品积累运用。可以应用到如“逆境”“磨砺”“节操”等诸多相关的作文中,引用时注意引用诗文名句、文人史例等相结合,不仅可以增强说服力,还会增强文章的文化色彩。 二、课外素材 李白不图虚荣 天宝元年,李白因吴筠的推荐,诏赴长安。玄宗接见他时,“降辇步迎,如见园绮”,礼遇甚优。但实际上玄宗所赏识的只是李白的才华,把他看作点缀升平和宫廷生活的御用文人,这与李白的政治理想是格格不入的。如果李白是个只图虚名的人,凭他的才华和资本,在皇宫待一辈子是没有问题的。但李白不慕虚名,过了不久,他就上书请还,离开京城。 1.阅读下面的小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花儿为什么谢了呢?/我的热烈的爱把它紧压在我的心 上/因此花儿谢了。 琴弦为什么断了呢?/我强弹一个它不能胜的音节/因此琴弦断了。 请你以上述诗句所蕴涵的哲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②力求语言凝练准确、形象传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