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0课 六国论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用法。2.把握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层层展开、反复论证的特点,理清文章的脉络。3.认真朗读,揣摩语言,体味本文所具有的雄辩力量和充沛气势。
【诗海拾贝】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赏析 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当他来到当时还是一片繁华的秦淮河上,听到酒家歌女演唱《后庭花》曲,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诗中说,金陵歌女“不知亡国恨”,还唱着那《后庭花》曲。其实,这是作者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班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文本卡片】
一、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宋朝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著名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儿子苏轼、苏辙也以文学著名。后人并称他们为“三苏”。眉山三苏祠有幅楹联对他父子做了高度评价: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本文选自苏洵《嘉祐集·权书》。嘉祐,宋仁宗的年号。《权书》包括10篇文章,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这篇是《权书》的第八篇,原题为《六国》。这是篇史论文,主要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在赂秦,但论古是为了讽今,所以作者的本意不在悲叹六国的灭亡而在借此批评宋朝赂契丹、西夏的不当。
二、背景简介
宋朝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采用中央专制集权政策,军权、财权、人权均归中央,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军队没有凝聚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了军事上的衰颓。自宋开国到苏洵去世,宋军和辽军、西夏军大小60余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无作为,带来政治、外交上的软弱,只能靠割地赔款以求和平。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此文的。
【基础荟萃】
1.字音辨识。
①弊在赂秦( ) ②洎牧以谗诛( )③暴霜露( )
2.辨形组词。
① ② ③
3.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的含义。
(1)积威之所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牧连却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思厥先祖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举以予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奉之弥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始速祸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强弱胜负已判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与嬴而不助五国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盖失强援,不能独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洎牧以谗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胜负之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终继五国迁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名句填空。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言得之。
(3)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日削月割,以趋于亡。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高中语文《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课后强化训练:第1课素质升级检测新人教版选修.doc
- 2013高中语文秋季一轮复习备课系列:3.1.1《六国论》同步练习2(苏教版必修2).doc
- 2013高中语文秋季一轮复习备课系列:3.1.1《六国论》同步练习3(苏教版必修2).doc
- 2013高中语文秋季一轮复习备课系列:3.1.1《六国论》同步练习4(苏教版必修2).doc
- 2013高中语文秋季一轮复习备课系列:4.1.2《听听那冷雨》同步练习2(苏教版必修2).doc
- 2013高中语文秋季一轮复习备课系列:4.1.4《亡人逸事》同步练习2(苏教版必修2).doc
- 2013高中语文秋季一轮复习备课系列:4.2.1《祝福》同步练习1(苏教版必修2).doc
- 2013高中语文秋季一轮复习备课系列:4.2.1《祝福》同步练习3(苏教版必修2).doc
- 2013高中语文散文2【略读】《捉不住的鼬鼠》《美》同步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2013高中语文散文2单元升级检测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