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同步导练:第21课 伶官传序(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VIP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同步导练:第21课 伶官传序(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1课 伶官传序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这篇传前序论,借助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失天下的历史教训,警策透辟地阐述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其目的是告诫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2.把握本文的论证结构。3.本文平易舒畅中饱含抑扬顿挫,精辟论述与深沉感慨合而为一,语调深婉,达到了以理服人,以理动人,寓理于情的艺术境界。 【诗海拾贝】 中吕卖花声·怀古 张可久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赏析 这首怀古小令通过对古代英雄成败历史的咏叹,抒发了作者对战争使生民涂炭的愤慨,是元曲中极具人民性的杰作。 曲文前三句,作者从我国历史长河中选取了三则典型事例。一是楚汉相争,项羽的宠妃虞姬自刎于乌江之畔。明写虞姬之死,实写项羽的失败。项羽是英雄末路的典型。二是三国赤壁之战,周瑜战绩辉煌。周瑜是英雄得志的典型。三是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班超是东汉的名将,他虽然一生战功赫赫,但他在西域长达三十一年之久,晚境凄凉,欲归而不可得。班超是英雄落寞的典型。通过这些事例,作者意在表明:成功也罢,失败也罢;得意也罢,失意也罢,都改变不了人民受苦受难的悲惨命运。 曲文后三句直承上文,直抒胸臆。“伤心秦汉,生民涂炭”概括总结,因为三个事例都发生在秦汉。秦汉是如此,那么秦汉以后又如何呢?作者所处的元代又怎样呢?自然都足以令人“伤心”,也都是“生民涂炭”啊!作为读书人的作者却无能为力,只有一声长叹:民生疾苦更甚于英雄末路,从而表现了作者鲜明的同情人民的政治态度。 【文本卡片】 一、作者简介 欧阳修(公元1007~1072年),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二十四岁考取进士,官至参知政事。早年思想进步,支持以范仲淹为代表的改革派,晚年思想渐趋保守,反对王安石变法。他在散文、诗词创作、史书编撰和诗文评论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是北宋文坛泰斗。在他辉煌的文学成就中,尤以散文成就最高,是唐宋八大家中宋朝第一人。 二、背景简介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文人大兴写史之风,各类文人鱼龙混杂,作品良莠不齐。欧阳修对现有的《唐书》和《五代史》很不以为然,于是立志重修《唐书》和《五代史》。历史证明,欧阳修主修的《新唐书》和独力编写的《新五代史》的成就远高于旧有的《唐书》和《五代史》,被后人列入了“二十四史”。 古代文人写史书,那是尽心国事、效忠皇帝的一种表现。他们写史书都是要给当朝皇帝一面知兴替的镜子,当然也包括后世的统治者。欧阳修的这篇《新五代史》中的《伶官传》前的序文,特地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因宠幸伶人而亡国的历史教训,意在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教训,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基础荟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盛衰之理(  )      ②盛以锦囊(  ) ③契丹与我约为兄弟(  ) ④泣下沾襟(  ) ⑤逸豫可以亡身(  ) ⑥系燕父子以组(  ) ⑦乱者四应(  ) ⑧李存勖(  ) 2.辨形组词。 ① ② ③ ④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含义。 (1)抑本其成败之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君臣相顾,不知所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一少牢告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学文化知识。 (1)文学常识填空。 欧阳修(1007~1072),字________,自号________,又号________,北宋吉水人。谥号________,著名________家、________家,北宋________运动的领袖,“三苏”父子及曾巩、王安石皆出自其门下。 (2)名句填空。 ①《书》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忧劳可以兴国,______________,自然之理也。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岂独伶人也哉? 【要点突破】 1.通假字。 及仇雠已灭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古今异义。 (1)岂非人事哉 古义: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