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4创新设计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创新演练:专题3考点1形象与思想感情.docVIP

2014创新设计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创新演练:专题3考点1形象与思想感情.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三 古代诗歌鉴赏 考点一 形象与思想感情 1.(2013·福建龙岩一中5月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沉醉东风·渔夫 白 朴 黄芦岸白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注】 白朴一生悠游不仕。 (1)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曲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渔夫形象?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本题考查对篇章结构的掌握。常见的篇章结构有:首句标目、过渡照应、伏笔铺垫、以景结情、卒章显志等。从所处开头的位置,明确句子的作用:①点明主旨,总领下文;②设置悬念,吸引读者;③为全文渲染某种气氛;④埋下伏笔或作铺垫。 答题步骤:①描写了哪些景物?我们可以从开头两句中找到“黄芦”“白”“绿杨”“红蓼”等自然景物。②指出这些景物的特点。这些景物都属于渔夫远离尘嚣的生活环境,从而我们可以猜想渔夫过的是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③位于开头,为下文的伏笔作铺垫。从景物描写中可以看出此时的时令是秋天,为下文写“秋江”埋下伏笔。 (2)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两个:一是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二是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 答题步骤:①人物形象:身份+性格。身份是渔夫,其性格是追求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②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景物描写告诉我们渔夫生活在远离尘嚣的生活环境中,说明他正在过着像鸥鹭一样的自由自在的生活。③形象的意义是什么(作者情感)。在现实生活中,作者厌弃功名、鄙弃官场,渔夫这个形象正好寄寓了作者淡泊宁静、追求自由的品格。 答案 (1)①用“黄芦”“白”“绿杨”“红蓼”等自然景物组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的画面,描绘了渔夫远离尘嚣的生活环境;②从而表现了渔夫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情致;③同时点出此时的时令是秋天,为下文的“秋江”埋下伏笔。 (2)①该曲描写了一个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渔夫形象。②曲中渔夫生活在远离尘嚣的环境中,过着像鸥鹭那样的自由自在的生活。③该曲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寄寓了作者厌弃功名、鄙弃官场、流连山水、甘心淡泊宁静、追求自由的品格情操。 2.(2013·泰安二模)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问题。 山丹①题壁 杨一清② 关山逼仄③人踪少,风雨苍茫野色昏。 万里一身方独往,百年多事共谁论。 东风四月初生草,落日孤城早闭门。 记取汉兵追寇地,沙场尤有未招魂。 【注】 ①山丹:即今甘肃山丹县,明代设山丹卫,地处河西走廊蜂腰部,自古为东西交通要道;汉时霍去病曾率兵在此与匈奴作战。②杨一清:明朝人,官至内阁首辅,曾三次总制三边。③逼仄:狭窄的意思。 (1)诗的首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尾联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关山逼仄人踪少”一句精辟地写出山丹的地理特点、诗人远眺边塞的角度、山丹边塞在诗人心目中的整体印象,野色昏暗点明了具体时间,其时正是黄昏日落之际。此联作为起承转合中的“起”,既写了边塞整体景色,又若隐若现地含蓄地提示了诗人的复杂心境,更重要的是为全诗沉郁顿挫、雄浑恢宏的总体特色定下了基调。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尾联由实返虚,从眼前实景一下跳跃到回忆中的史实。据《史记》记载,公元前121年春,汉武帝以冠军侯霍去病为骠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一千余里,杀折兰王,斩卢胡王,擒浑邪王子。同年夏,霍去病又攻至祁连山,擒酋涂王。诗人登临之处,正是古战场所在,所以他很容易就联想到这段“汉兵追寇”的史事。诗人心里百感交集,产生了一句“沙场尤有未招魂”的感慨。这句看似普通的感慨之语所表达的情感,也是多义的。从一个方面解答即可。 答案 (1)描绘了一幅关山狭窄险峻、人烟稀少、黄昏日落、风雨苍茫的边关苍凉景象。写出了边塞整体景色,为全诗沉郁顿挫、雄浑恢宏的总体特色定下了基调。 (2)(示例一)通过追慕汉家将士保家卫国、开疆拓土的功绩,表现了诗人因追怀前人而产生的昂扬奋发的激情和在边塞建功立业的渴望。 (示例二)通过写古代将士战死沙场无人招魂,表现了诗人对战场死难者的同情、怜悯以及对造成灾难的战争的厌倦之情。 3.(2013·山东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