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点提升练(二) 分诗体综合训练
一、诗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阙 题
刘眘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1)请分析“春与青溪长”一句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四句的景物描写在角度上有何变化?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一句写山路悠长,溪水悠长,而一路的春色又与溪水一样源源不绝。作者将“春”与“青溪”作比,采用了化虚为实的手法,将抽象的春意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让人从文字中感受到草盛花繁、春意盎然的美丽。
(2)首联是全景式的概括性描写,用粗略的笔墨写山路和溪流,颔联又分别与山路、溪流相照应,用工笔来写青溪,仿佛把镜头里的景物从远处拉到眼前,让我们也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还可以闻到花香。
解析 (1)此题考查赏析作品优美语句的能力。分析该句的妙处,首先要明确该句描写的内容,然后分析其表现手法。这个句子中的“春”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青溪”是一个具体的事物,两者加以比较,则使抽象事物的特征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了出来,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最后阐明其效果即可。
(2)此题考查赏析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作答时,应首先明确这四句所写的具体对象:第一联写“道”与“溪”;第二联写“流水”,与“溪”相照应,其间也暗含了“道”这一意象,因为读该句可以明确感知一个人沿溪边的山路而行的情形。两联的描写对象相同,在此基础上加以比较,便可以知道首联写得粗略,是概括性的句子,颔联则是具体描摹,是特写。
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琴 歌
李 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①。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②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③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④从此始。
【注】 ①广陵客:善弹琴的人。②渌水:琴曲名。③清淮:地近淮水。④云山:隐者或出家人的居处。
(1)请从写景与抒情关系的角度赏析诗歌的三、四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以哀景衬乐情。三、四句描绘了一幅凄冷、幽寒的深秋月色图:月光如水倾泻在静默的城垣上,不时有乌鹊惊飞;银霜满树,木叶萧萧,寒风吹衣,一派凄冷、肃杀之气。与开头两句的“欢”形成对比,以哀景反衬乐情。即便是秋气萧然,但有琴,有酒,有知己,足矣。
(2)由欣赏琴曲,陶醉于琴声到产生归隐之念。作者和朋友一边喝酒一边听琴,推杯换盏,陶醉于琴声中。听了琴曲之后,作者想到了自己将去赴任,离家千余里,归隐之念油然而生。
解析 此诗是诗人奉命出使清淮时,在友人饯别宴会上听琴后所作。开头两句以饮酒引起听琴一事;三、四句写当时的夜景:月照城头,乌鹊半飞,霜凄万木,冷风吹衣。五、六句写在《渌水》和《楚妃》等乐曲声中,香绕铜炉,华烛增辉。七、八句写琴歌动人:一声即出,万籁俱寂,星星渐稀,四座无言。最后两句写听琴之后,忽起乡思:客去清淮,离家万里,思绪悠悠,不如归隐。
全诗写景,写琴歌,写人,步步深入,层次分明。描摹琴声,重于侧面描写,更显琴声之高妙动人。
3.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
陈 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1)“红旗直上天山雪”中的“直上”二字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三、四两句的表现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直上”二字是动态描写,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直上”二字使整幅画面生机勃然,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尽在这“直上”二字中溢出。
(2)三、四两句用“横笛”“红旗”写人,这种借代手法的运用,既节省了笔墨,又加大了作品的艺术容量,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作者这样写不仅是因为只有笛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创新设计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创新演练:专题1考点4准确、鲜明、生动.doc
- 2014创新设计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创新演练:专题1考点5图文转换与语言创新.doc
- 2014创新设计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创新演练:专题2考点1推断并翻译重要实词.doc
- 2014创新设计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创新演练:专题2考点3理解与分析.doc
- 2014创新设计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创新演练:专题2考点4翻译文中的句子.doc
- 2014创新设计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创新演练:专题3考点1形象与思想感情.doc
- 2014创新设计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创新演练:专题3考点2语言与表达技巧.doc
- 2014创新设计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创新演练:专题5Ⅰ考点1情节,形象,主题思想.doc
- 2014创新设计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创新演练:专题5Ⅰ考点2环境,语言,艺术手法.doc
- 2014创新设计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创新演练:专题5Ⅰ考点3意蕴,个性,审美探究.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