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见考点二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理解、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1.(2012·大纲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 叶
修 睦[注]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
注 修睦:晚唐诗人。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第一、三两联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了秋雨之后落叶的情态,而第二联中“思”与“信”的主体是落叶,使落叶人格化。第二联插入一、三两联之间,使得全诗富于变化,别具情致。
(2)以松“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的对比,来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
解析
(2)立松和落叶构成鲜明的对比,一四季常青,一飘零四方。景语即情语,这情就是对落叶的感慨和同情,就是对不畏秋风摧残的松的赞叹和向往。
鉴赏
2.(2011·广东)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
苏 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1)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初春。这时莺儿开始鸣叫,细雨滋润大地,青草长出嫩芽,花朵含苞欲放,万物充满了生机,所以初春的时节最美好。
(2)上片描写“莺语”“草色”“微雨”等景物,表现春天开始时的生机与美丽;下片叙写花开易谢、年华易老,感叹美景易逝,劝人一醉方休。全词表达了珍惜春光、尽情享受生命中的美好时光的情感(热爱生活、享受人生的豪放情感)。(意思答对即可。)
鉴赏 这首词上阕重在写景。词人集中描写了初春的景象。春天来临,黄莺婉转啼鸣;微雨润滑如酥,给人轻柔舒适的感觉;最惹人喜爱的是初生的青草,远远望去一层淡淡的嫩绿,走近去看,却几乎看不到春草的踪影。这些景物给人以生机和活力。上阕后两句化用了唐代诗人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诗句,运用贴切自然,不露痕迹。下阕重在抒情。词人触景生情,感慨“花不看开人易老”,美景易逝,年华易老。但词人并未由此而消沉,反而更加萌生了热爱生活、享受人生的豪放情感。
3.(2011·江西)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清 明①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②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 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被烧死。
(1)这首诗首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人乞祭余骄妾妇”用典的出处。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运用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描写清明时节两种不同的景色,以乐景写哀情,哀景衬哀情。(2)《孟子》或“齐人有一妻一妾”。表现了诗人对贤愚混杂、是非不分的世道的愤慨,表现出诗人一种无奈的超脱。
鉴赏 全诗的意思是说,清明时节,春雷万钧,惊醒万物,宇宙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春雨绵绵,使大地上一片芳草萋萋,桃李盛开。野田荒芜之处,是埋葬着死者的墓地,死去的人们长眠地下,使活着的人心里感到难过。诗人由清明的美景想到死者,从死想到了生,想到人生的意义。诗人指出,人生各不相同。古代的某个齐人天天到墓地偷吃别人祭奠亲人的饭菜,吃得油嘴腻脸。回到家里,还要对妻子和小妾撒谎吹嘘,他是在某个当大官的朋友家里吃喝,主人如何盛情招待他。这种人猥琐卑下,毫无人格尊严。而另有一些高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同步练习:1.2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doc
- 2014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同步练习:1.3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doc
- 2014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同步练习:2.1字音档案——汉字的注音方法.doc
- 2014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同步练习:2.2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doc
- 2014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同步练习:2.3迷幻陷阱——“误读”和“异读”.doc
- 2014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同步练习:2.4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doc
- 2014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同步练习:4.1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doc
- 2014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同步练习:4.2词语的兄弟姐妹——同义词.doc
- 2014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同步练习:4.3每年一部“新词典”——新词语.doc
- 2014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同步练习:4.4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doc
- 2014高考语文(人教版·湖南专用)一轮复习【配套word文档】考点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第二章第二节常见考点一含答案.doc
- 2014高考语文(人教版·湖南专用)一轮复习【配套word文档】考点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第二章第二节高频考点二含答案.doc
- 2014高考语文(人教版·湖南专用)一轮复习【配套word文档】考点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第二章第二节高频考点一含答案.doc
- 2014高考语文(人教版·湖南专用)一轮考点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第二章第二节考点提升练(二)含答案.doc
- 2014高考语文(人教版·湖南专用)一轮复习【配套word文档】考点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第二章第二节考点提升练(一)含答案.doc
- 2014高考语文(人教版·湖南专用)一轮考点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第二章第二节考点针对练(四)含答案.doc
- 2014高考语文(人教版·湖南专用)一轮考点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第二章第二节考点针对练一含答案.doc
- 2014高考语文(人教版·湖南专用)一轮考点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第二章第二节考点针对练二含答案.doc
- 2014高考语文(人教版·湖南专用)一轮复习【配套word文档】考点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第二章第一节专题一从体裁方面读懂古诗含答案.doc
- 2014高考语文(人教版·湖南专用)一轮复习【配套word文档】考点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第二章第一节专题二从题材类别入手读懂古诗含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