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学]5 桥梁结构动载试验
5 桥梁结构静动载试验 5.1 主要目的 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主要目的: 检验桥梁设计与施工的质量(新建桥) 施工中做施工监控和监测,成桥后进行现场荷载试验,竣工验收重要资料。 判断桥梁结构的实际承载能力 (旧桥) 超龄、超载、有损伤旧桥加固改造依据。 验证桥梁结构设计理论和方法 (新桥型) 为新桥型和桥梁中的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创新发展提供的实测数据。 5.2 一般程序 1、 桥梁考察和方案设计(必要条件) (1)技术资料的收集 设计文件、施工文件、施工控制文件、监理记录、原始试验资料、桥梁养护与维修记录、现有车流量和重载车辆情况等。技术状况认识 (2)桥梁外观检查 表面裂缝以及露筋情况,支座是否老化,钢结构主要是检查锈蚀以及使用扭力扳手抽查螺栓松紧度等。桥梁现状宏观认识。 (3)理论计算与分析 设计内力计算(桥博、Midas、Ansys)和试验荷载效应计算 (4)实施细则的制定 测试内容、加载方案、观测方案、仪器仪表选用等方面,必要时还应进行评审。 5.2 一般程序 2、现场试验准备 交通封闭 电源及照明、工作脚手架或挂篮、仪表安装架。 加载车辆型号和数量(载重物、车辆轮载过磅、轴距和轮距测定),桥面车位加载标识。 测点布置:应变、位移等布置,测试系统调试 3、加载试验与观测 按照预定的加载程序对试验桥梁进行加载试验,同时测试结构受力后的各项性能指标如挠度、应变、裂缝宽度。一般还应同步测得结构和环境温度场(用于修正温度对实测值的影响) 4、结果分析与处理 原始数据的分析处理:数量转换、数理统计、频谱分析、过滤温度影响 撰写报告:按照相关规范或规程以及试验目的,对试验对象做出科学的判断与评价。 5.3 试验方案设计 1、试验对象选择 每种结构型式选择跨度最大的一孔或几孔进行加载试验。(考虑:等跨、不等跨、不同结构形式和测试布点方便) 2 、试验荷载效率 试验荷载产生的控制截面内力及变形等效应不低于设计荷载效应的80%,用试验荷载效率系数表示: St-试验荷载作用下,控制截面内力或变形计算值; Sd-设计荷载作用下,控制截面内力或变形的计算值; μ-设计中取用的冲击系数。 3、荷载试验工况 纵向加载:根据控制截面最不利受力确定,简单结构的桥梁选2~3个工况,复杂结构可适当多选几个,但不宜过多。 横向加载:对称加载、偏向加载、扭转加载(需要时)。 1)梁式桥 主要工况:跨中最大正弯距;支点最大负弯距;墩身控制截面弯距。 附加工况:L/4截面最大正弯矩;支点处最大剪力;桥墩最大竖向反力;牛腿最不利受力。 2)无铰拱桥 主要工况:拱顶最大正弯矩;拱脚最大负弯矩;吊索最大受力加载 (中下承式拱桥);系杆最大受力加载(系杆拱桥)。 附加工况:拱脚最大水平推力;L/4截面最大正弯矩和最大负弯距;L/4截面正负挠度绝对值之和最大;横梁最不利受力加载;排架最不利受力加载试验。 3)斜拉桥 主要工况 主梁中孔跨中最大正弯矩;主梁墩顶支点截面最大负弯矩;主塔塔顶纵桥向最大水平变位;主塔控制截面最大弯矩试验。 附加工况:边跨或次边跨跨中最大正弯矩;主梁最大水平漂移(主梁纵向漂浮体系);尾索区斜拉索最大拉力;主梁最大挠度;辅助墩最大竖向反力;横梁最不利受力;锚箱最不利受力(钢斜拉桥);塔、梁和索温度场的同步测定。 4)悬索桥 主要工况:加劲梁跨中截面最大正弯距;加劲梁L/8截面最大正弯距;主塔塔顶纵桥向最大水平变位与塔脚截面最大弯距; 附加工况:加劲梁最大竖向挠度;主缆锚跨索股最大张力;加劲梁梁端最大纵向漂移;吊杆(索)荷载张力最大增量;主缆截面温度和索塔截面温度同步测试。 4、静载试验加载方案 1)加载方式 一般选用三轴和两轴载重车辆(轴重、轴距和横向轮距)来模拟规范的汽车荷载。整体结构计算采用车道荷载,局部设计车辆荷载。汽车荷载应考虑车道数折减和冲击系数增加。 2)荷载:城市桥梁荷载规范》(CJJ77-98):跨度20-150m 城市A:车道≥4时,剪力乘1.25。(3m/车道) 城市B: 车道≥4时,剪力乘1.3。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车道荷载 1)公路—I级:车道均布荷载标准值qk=10.5kN/m;集中荷载标准值:计算跨径L≤5m时,Pk=180kN; L ≥50m时,Pk=360kN;跨径在5m~50m之间时,Pk值直线内插。计算剪力效应时,集中荷载Pk乘1.2增大系数。 2)公路—II级:按公路—I级车道荷载的0.75倍采用。 3)加载程序 分级加载:一般分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