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学]物探基础知识及工作流程
10、波阻抗:波在介质中的密度与波速之积。波阻抗界面才是反射界面,速度界面不一定是反射界面。 11、时距曲线:波到达测线上任一观测点的时间同观测点与激发点之间的距离的明确定量关系。 12、正常时差:界面水平的情况下,对界面上某点以炮检距x进行反射波旅行时同以零炮检距(自击自收)进行观测得到的反射波旅行时之差。NMO(正常时差校正)、DMO(倾角时差校正) 13、动校正:在水平界面的情况下,从观测到的波的旅行时减去正常时差,得到x/2处的t0时间。 14、倾角时差:由激发点两侧对称位置观测到的来自同倾斜一界面的反射波的时差。 15、视速度:在地震勘探中沿测线观测时得到的速度。 16、回折波:波不是从震源出发沿直线传到地面各观测点的,而是沿着一条圆弧形的射线,先向下到达某一深度后又向上拐回地面,到达观测点,这样的“直达波”称为回折波。 第七章 地震勘探资料解释的理论基础 在地震记录上利用有效波的动力学特点和运动学特点来识别和追踪同一界面的波的工作叫做波的对比。 剖面地质解释的主要任务包括:第一.确定标准层及其相当的地质层位,搞清地层厚度的变化及其接触关系。第二.了解构造形态及其特征。第三.确定断层的性质、落差及断面的产状。第四.了解基底埋藏深度即沉积厚度。第五.划分构造带。 第七章 地震勘探资料解释的理论基础 水平切片:就是用一个水平面去切三维数据体得到某一时刻tk各道的信息。等时切片也称为地震露头图,因为它反映不同地层在同一时间的出露情况。 地震波的动力学是区别与它的运动学来说的。运动学是研究波的传播规律,例如它的传播路径、传播速度、旅行时间等。波的动力学则主要从能量的角度来研究波的特征,例如波的能量、振幅、波形、吸收等。 第七章 地震勘探资料解释的理论基础 由于地震波实质上是在地下岩层中传播的弹性波。而弹性波的基本规律是由弹性波的波动方程来反映的,因而讨论地震波的动力学问题就是讨论波动方程的建立和它的解,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在地震勘探中的具体应用。弹性波分为弹性纵波和弹性横波。在纵波的情况下质点的震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一致,这时波所经过的介质只发生体积的胀缩;这就是说介质的位移矢量场是无旋的。在横波情况下质点的震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垂直。这时波所经过的介质只发生剪切和旋转运动;也就是说,介质的位移矢量场是无源的。 第七章 地震勘探资料解释的理论基础 地震地层资料岩性解释的发展概况 在70年代以前,地震勘探方法在石油勘探中的作用主要是利用由地震资料提供的反射波旅行时信息,和速度信息查明地下地层的构造形态、埋藏深度。在这方面地震勘探技术在各种构造圈闭油气藏的勘探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随着人类对能源需要的不断增长和构造尤其藏的大量发现与开发比较容易找到的构造油气藏越来越少,于是人们不得不更多的注意寻找和开发各种非构造油气藏,即地层圈闭油气藏。与之相应,也必然向地震勘探技术,特别是对解释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除了解释出地下地质构造形态外还要对地震剖面作出地层、岩相以及沉积环境等方面的解释。最后对整个盆地的沉积特征、古地理及地质发展史做出解释,为寻找地层圈闭油气藏服务。为了配合油气藏的开发,还要利用地震资料提供地层岩性,确定储层厚度、孔隙度和孔隙流体的性质等更具体的参数。这种难度更高的油气藏勘探工作的需要,是促进地震勘探在地层岩性解释方面取得进展的最基本的动力。 第七章 地震勘探资料解释的理论基础 二.地震资料地层岩性解释内容 地震资料的地震岩性解释分为:地震地层学和地震岩性学。 地震地层学是根据地震剖面总的地震特征来划分沉积层序,分析沉积岩相和沉积环境,进一步预测沉积盆地的有利油气聚集带。 地震岩性学是把注意力放在单个的反射层或一个小的反射层组上。采用地震技术(如各种特殊处理),提取各种地震参数(振幅、速度、频率等)并紧密结合地质、钻井、测井资料,研究地层的岩性、厚度分布、孔隙度、孔隙中流体的性质等。 第七章 地震勘探资料解释的理论基础 亮点、暗点 亮点技术是利用反射波振幅检测油气的第一项取得成效的方法技术。所谓亮点,狭义的说是指在地震反射剖面上、由于地下油气藏的存在所引起的地震反射波振幅相对增强的“点”,因为在剖面图底片上这种强反射透明的发白(在剖面图上是黑的),而与其上、下、左、右的反射相比,更显其明亮,因此叫亮点。 所谓暗点,即砂岩很致密不含气时,页岩/砂岩界面形成很强的反射;而当砂岩有孔隙且含气使波速降低时,正好使两种速度差变小,界面反射系数反而降低,这样不仅不能形成亮点,反而只能产生很弱的反射。 第七章 地震勘探资料解释的理论基础 影响反射波振幅的因素: 激发条件决定了地震波的起始振幅;波前扩散,介质吸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工学]无机化合物结构.ppt
- [工学]无机材料物理性能—第三章.ppt
- [工学]昆明理工大学07——09年电路A+B试卷及答案和电路期末复习题+答案.doc
- [工学]智能汽车设计实践.ppt
- [工学]智能电网继电保护研究的进展.ppt
- [工学]暂态分析第二章.ppt
- [工学]最终传动箱壳体机械加工毕业设计.doc
- [工学]有机化学南京理工大学01绪论xiu.ppt
- [工学]有机 合成路线设计.ppt
- [工学]有机化学南开大学出版社第一章.ppt
- 2-红河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6.锡通项目2018年下半年工作会汇报材料(2018.7.9).docx
- 2018道路工程知识点汇总(新版).docx
- 附件3:月度生产例会安全汇报资料-站台门项目部.docx
- 附件2:广东建工集团2018年度科技成果汇总表.DOC
- 马武停车区、三汇停车区停车位管理系统,0#台账缺量.doc
- 攀成钢委办发〔2015〕19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与追究办法).doc
- 1-红河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第四工程分公司项目经济合同结算管理办法(修订).doc
- 厂站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