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住宅场与住宅政策第一次上课纪录课程目的课程-张金鹗.PDF

住宅场与住宅政策第一次上课纪录课程目的课程-张金鹗.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住宅场与住宅政策第一次上课纪录课程目的课程-张金鹗

住宅市場與住宅政策第一次上課紀錄 時間: 2015.9.15(二) 9 :00~12 :00 主持人:張金鶚老師 地點:政大綜合院館南棟 270622 紀錄:廖珮君 出席:張金鶚老師、柏偉、珮慈、詩霓、昱至、怡潔、麟雅、智揚、學隆、立寧、 喻婷、珮君 【課程簡述】 一、課程目的 本課程探討住宅基本問題,從總體角度談住宅,包含住宅 政策及住宅經濟,與房地產 投資從個體角度有所不同,提供有興趣進入住宅領域研究者的一個基礎。 二、課程要求 (一) 每週有指定閱讀資料(英文 paper) 、上課及課後心得(每次上課繳交一頁至兩頁 A4) 。 (二) 無期中及期末考試,期末繳一篇 15頁左右研究報告,以及另外閱讀期刊的三篇中文及 三篇英文學術閱讀報告,期末時,前述作業連同上課心得集結成冊繳交期末報告課綱( 所載的問題回答不強制要求回答 ) 。 (三) 每堂課安排課堂紀錄,報告人需要將報告的內容(英文 paper)寄給當週負責記錄的人, 記錄人需將老師講解內容及英文 paper討論內容彙整成會議記錄。 (四) 在三堂課的專題討論中,第一、二小時,以老師講解、同學發問為主;第三小時,以 英文 paper 為主要討論內容,同學報告時間約半小時,輔以同學討論。 ※請以簡報(PPT)方式報告,與同學分享內容。 ※老師辦公室:綜院北棟270608 ,電話 ,助理:周小姐 (五)要求上課發言。 三、課堂內容 老師:何謂 Housing(住宅 )? 詩霓:對自住客而言,是居住的地方;對投資客而言,是投資的產品。 珮慈:是居住的地方,投資是衍生出來的。 麟雅:預售屋、抵押權的概念 老師:預售屋是期貨(Future Contract)的概念,簡單來說是買未來的產品,未來透過契約關係 來實現。 喻婷:主要分為自住及投資。 1 立寧:滿足住的需要的地方,是一個私密的空間,同時包含其周遭的生活環境。 老師:住宅除了本身以外,Privacy 私密性空間及具鄰里環境的概念,住宅不只是居住的坪 數,包含生活環境,台灣都是高密度住宅環境,隱私格外重要。 珮君:除了居住功能,也代表可觀的資產。 老師:這是財富的概念,對自己生活上有一種保障的感覺。 學隆:以居住為主,另外有人將其視為投資的工具,身分地位的象徵,何謂好的住宅,就是 住得舒適,無後顧之憂。 老師:住宅具身分地位的表徵,我們常常聽到名人巷或豪宅,像是有人炫耀自己居住的地方, 也有人難以啟齒,背後隱含鄰里環境的表象,如國外會有富豪區、窮人區,台灣相對 不明顯。 怡潔:個人而言是居住的空間;總體面而言是權利,因為每個人都有居住的需求。 老師:無殼蝸牛認為住宅是權利,但不應該商品化。居住的權利為何?是所有權還是使用權 ? 昱至:住宅是一種關係,人與地的關係,地與地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 老師:很多人認為 Housing是硬體,其實不然, Housing是一個集合名詞,包含許多意涵, 主要強調人與房子的關係。 柏偉: Housing是從 House 而來,具有覆蓋之意。上週有看到新聞,有德國人以火車為家, 只要能遮風避雨就是家,跟一般人的觀點相當不同。 智揚: Housing是居住的場域,生活的重心,人的一生花費最多時間的地方。 老師:Housing跟 Home的概念有何區別 ? 家有寄託、情感的概念。過去上課提到「日本全能 住宅改造王」 ,日本居住空間多為透天厝,建物已相當老舊,改建時會保留其歷史脈 絡及回憶,最後屋主回到改建後的家,能感受到家的味道,這就是住宅除了住與賺錢 外的重點。有人徹底將住宅當作賺錢的工具,寧可買爛房子來住也要賺錢,實為本末 倒置。 Housing 是居住的地方,雖有人認為是商品,是身分的象徵,更重要是居住的品味, 展現文化歷史脈絡。在北市府期間積極提倡都市品味,都市品味除了建築學談的三度 空間外,包含時間的四度空間,從空間上說以前、現在、未來的故事。歐洲的城市有 文化氣息,這是一種累積的過程,台灣只注重住宅的量,而非品質,對坪數斤斤計較, 連小數點第二位都知道,但問外國人家裡幾坪,不會有人知道,他們注重房、廳、衛、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