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金属在土壤—水稻体系中迁移规律研究
重金属在土壤-水稻体系中的分布、变化及迁移规律分析
关共凑,徐 颂,黄金国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广东 佛山 528000
摘要:以佛山市南海区小塘镇和高明区杨梅镇的标准农田为研究对象,分析重金属在土壤和水稻植株不同部位的分布及其随时间变化、迁移规律。结果表明:重金属被水稻吸收以后,多数仍滞留在土壤里,只有少量向地上部分迁移。重金属在水稻植株不同部位的质量分数分布由大到小的次序为:根→茎→籽→叶。水稻地上部分中4种重金属元素分布由大到小的次序是:Zn→Cu→Pb→Cd。水稻分蘖期重金属在根、茎和叶的积累量达到最大,随着时间的延续,在根部积累的重金属就越来越少,茎和叶积累的重金属在拔节期降至最小,随后又慢慢上升。4种重金属在水稻植株中的迁移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Cd→Zn→Cu→Pb,但也有个别情况是Cu的迁移能力大于Zn。
关键词:重金属;土壤-水稻体系;分布;变化;迁移
中图分类号:X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6)02-0315-04在农业生态环境中,土壤是连接有机与无机界的重要枢纽,重金属元素可以通过土壤积累于农作物体内,再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给人体健康带来潜在的危害。水稻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食品,是重金属进入人体重要途径之一。笔者选择佛山市南海区小塘镇和高明区杨梅镇的某标准农田为研究对象,在水稻生长的五个不同时期(秧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成熟期)采样测定土壤、水稻植株中重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不仅可以评价粮食的营养价值,而且可以了解重金属在土壤—农作物不同器官的分布及其随时间变化、迁移规律,这对农作物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对保障人体健康也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1 实验部分
1.1 样品采集和处理
根据标准农田的分等定级和分析技术要求进行土壤取样,并考虑了代表性、可比性,用GPS定位(使每次采集的样品都取自同一位置),结合实验课教学任务的需要,组织本系资环专业的学生在小塘镇和杨梅镇某农田,于水稻不同生长时期分别采集土壤及其上面生长的水稻植株样品各3个,再把3个随机样品混合成分析样品。土壤采样深度为表层耕作层0~20 cm,水稻分根、茎、叶、和籽实采集。
土样于室内风干,除去残根、杂物,用木棒磨碎后,过2 mm尼龙筛,去掉2 mm以上的砂砾和植物残体。将上述风干细土反复按四分法弃取,最后约留下100 g土样,再进一步用玛瑙研钵磨细,通过100目尼龙筛,贮存于广口瓶中备用[1]。水稻样品用自来水冲洗,再用蒸馏水洗净,烘干、磨碎,装瓶供重金属分析用。
1.2 样品分析
1.2.1 土壤样品HNO3-HClO4消解
准确称取烘干土样0.500 g两份(准确到0.1 mg),分别置于100 mL高型烧杯中,加少量去离子水润湿,缓慢加入3 mL浓硝酸,盖上表面皿。把烧杯放在通风橱内的电热板上加热,开始低温,慢慢提高温度,保持微沸状态,使其充分分解(注意温度不宜过高,以防止样品溅出)。消解液呈深黄色(大部分有机物被分解),取下烧杯稍冷,沿烧杯壁加入1~2 mL高氯酸,继续加热分解至冒白烟,土壤变为灰白色[2]。取下烧杯冷却后,用去离子水冲洗表面皿和烧杯壁。将消解液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至25 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洗涤残渣2~3次,将清液过滤至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待测。同时做一份空白试验。
1.2.2 水稻植株样品HNO3消解
准确称取1.000 g(准确到0.1 mg)经烘箱恒重过的水稻植株样品(根、茎、叶、和籽)各两份,分别置于100 mL三角烧瓶中,加8 mL浓硝酸,在电热板上加热(加热方式同土样的消解),消解至红棕色气体减少时,补加浓硝酸5 mL,加热至冒浓白烟、溶液透明(或有残渣)为止,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至25 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洗涤残渣2~3次后,稀释至刻度,摇匀待测。同时做一份空白试验[1]。
1.2.3 样品重金属元素测定
选择人类活动源元素Cu、Zn、Pb、Cd 4种重金属元素作为测定对象,待测液中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4510型,上海安捷伦公司,2004年)测定。并同步测定土壤有机质、土壤pH值等参数。
2 结果与讨论
2.1 重金属在土壤-水稻体系中的分布规律
表1 重金属在土壤-水稻体系中的分布状况(成熟期)
Table 1 The distribution state of heavy metals in soil-rice
system(ripe period)
乡镇 样品 重金属含量/(mg·kg-1) Cu Zn Pb Cd 南海区小塘镇 土壤 38.85 60.28 44.27 0.330 根 22.37 30.55 26.56 0.19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