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章13、扎根乡村的“百姓”法官
扎根乡村的“百姓”法官
——记杜同科同志优秀事迹
杜同科,男,1952年出生,中共党员。杜同科同志在平度市人民法院工作20余年,一直从事基层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他忠于职守,勤奋工作,模范履行人民法官的职责,自觉追求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自独立办案以来每年审理案件百起,调解率达到80%以上,是大家公认的审判能手和调解高手。他获得过诸多荣誉称号,受到了各级领导的称赞和表扬。他专注民商实务审判,积极探讨调解创新,在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成绩斐然,效果突出。
一、学习刻苦,重视调解,定纷止争。
半路出家的杜同科,刚刚走上司法工作岗位时,对法院工作是完全陌生的,对法律知识的了解更是知之甚少。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刻苦钻研法律知识,把绝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功夫不负有心人,刻苦的努力,艰辛的付出,获得了应有的回报。
去年,他加班加点,全年共审结案件234起,调解率达到88.03%,并创造了“村头调解”、“地头调解”、“炕头调解”等新的调解方式,使许多疑难、复杂、棘手的案件得以调解结案,被誉为“调解高手”。说起调解的“秘诀”,杜同科说“给老百姓办事,不能应付一时,要力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然就会按下葫芦浮起瓢。农村人打官司不容易,法庭在审理案件时,必须倡导‘和为贵’,如果草草了事,不仅不能及时化解纠纷,而且可能结下新的怨恨。”
二、情系百姓,司法为民,排忧解难。
他进法院后,一直工作在基层法庭第一线。他深知农民办事的辛苦不易。因此,他从不摆法官架子,尽量自己多跑腿,现场办案,以减轻当事人的负担。在办案中,最大限度的化解矛盾、平息纠纷、为构建和谐社会多做一份贡献。
近几年来,随着土地由“两田制”向“均田制”的转变,土地承包纠纷案件明显增多,这类案件处理不好,将会引起上诉和信访,影响农村社会稳定。所以,他在审理这类案件时,特别注意多用讲事实、摆道理的方式来处理,以避免矛盾激化。从而,解决了大量的农村土地纠纷案件,为贯彻落实好党在农村的土地政策作出了积极贡献。如白埠镇吴家宅科村村民吴文才诉吴文强土地权属纠纷案。2003年9月份,该村实行均田制,原告吴文才分得原来由被告吴文强耕种的4.28亩土地,原告与村委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但被告一直占着不倒地,原告多次找村委、镇政府及有关部门,始终得不到解决,一直拖到2006年12月份,原告起诉到法庭。杜同科接受这个案子后,先后五次找双方协商,被告均以种种理由拒不倒地。2007年3月14日,杜同科又到该村把双方叫到村支部书记吴文涛家中进行调解,最后原告同意拿出1.28亩给被告,被告倒出3亩给原告,并当场达成协议。按说,此案圆满解决,谁知过了两天,原告在没有征得对方同意的情况下,将被告挑的西瓜沟子摊平了500多米,被告知道后,马上火了,“他不说不道,给我摊平西瓜沟子,这个地我不能倒。”为了不耽误农事,4月7日上午,杜同科找到白埠镇政府王主任、平度银和法律服务所孙律师、原告的男亲家一起来到吴家宅科村协商。谁知,双方一见面被告大骂原告并要动手打原告,被杜同科制止。被告说:“他不给我挑出摊平的西瓜沟子,就甭想种这个地。”原告说:“这个地村里分给我,我给他1.28亩就不错了,再让我给他挑出西瓜沟子,这不掉架吗?我在村里还值得混了,我不能给他挑!”为使该案能够彻底解决,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形成积怨,杜同科对原告说:“架子能值多少钱,只有给他挑出沟子来,他把地给你,你种上作物收获了卖了钱,这不有价了吗?今天你不掉架,我掉架了,走,我跟你一块儿,给他挑出来!”接着,杜同科来到地里整整干了一个多小时,把500多米长的西瓜沟子挑出来了,累的杜同科的脸色都变了,心脏“早博”更加厉害。挑完后,被告向杜同科表示歉意,说:“行了,老杜,我服了,什么话不用说了,量地!”就这样,一起拖了3年多有可能引起上访的土地权属纠纷案终以和谐的方式结案。在他多年办案的历程中,这样深入基层,情系百姓利益的案件不胜枚举,在他待过的地方,提起老杜没有不佩服、敬重的。
三、爱岗敬业,以公为重,无私奉献。
他说:“要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要爱岗敬业、埋头苦干、无私奉献、不求回报。”这是他做好工作的真实写照。
1997年,他父亲得了脑血栓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他就让妻子照顾老人,整整三个月,他父亲去世了,他一天假也没请,一天班也没歇。他家2次装修房子,历时三个多月,都是他妻子一手操办的,房子装修完了,他妻子也累病了。他妻子丁焦荣同志被评为平度市“十佳政法贤内助”,受到了隆重表彰。杜同科同志一直工作在基层法庭第一线,很多人劝他找找领导进市院机关找个轻松的工作,院领导也多次征求他的意见。他对院领导说:“谢谢领导对我的关心和照顾,您们的心意我领了,但我觉得我的优势在法庭,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商务英语(北交大)大学MOOC慕课 章节测验 客观题答案.docx
- 2025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英语(北京卷)(解析版).docx VIP
- 2024届重庆市区域高三上学期11月语文试题专题分类真题练习——文学类文本阅读(含解析).pdf
- 人教版小升初英语知识点汇总.doc
- 四肢骨折外固定术的护理.pptx VIP
- AI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与转型研究.pdf VIP
- 2025年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招聘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6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作用.ppt VIP
- 惠普HP ZBook Fury 17.3 英寸 G8 移动工作站电脑用户指南.pdf
-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9.《浣溪沙》课件(共21张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