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第11单元《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doc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第11单元《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第11单元《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doc

第十一单元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第21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周恩来说:今天的主要问题,是先做到不失业、不饥饿。为此,《共同纲领》规定公私企业目前一般应实行8—10小时的工作制。这说明当时最紧迫的问题是(  ) A.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B.改善工人生产条件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建立社会主义民主 2.(2013年河北保定一模)1953—1957年,中国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平均约3.8%和18.7%。苏联1937年工业总产值实现大跨越,到“一五”计划完成时,已经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中苏两国经济建设成就均得益于(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指令性计划的实施 C.对农业改造的成功进行 D.两国在政治经济上的相互支持 3.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 年代 全民 集体 公私合营 私营 个体手工业 开始年 41.5 3.2 4 30.7 20.6 结束年 54.5 17.1 27.2 0.04 12 该表中的开始年和结束年是指(  ) A.1946 1949 B.1952 1956 C.1966 1976 D.1978 1982 4.(2013年山东德州高三期末)1953年,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的比例仅有2.3%。20世纪50年代,中国采取哪些重大措施来改变制造业的落后状况?(  ) ①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实施五年计划 ③“大跃进”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13年山东临沂一模)这是一次被称为“强国序曲”的会议,法国《世界报》评论:“这次代表大会似乎将成为世界共产主义历史上,特别是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日子。”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说:“这个党正在缓慢地,但却是相当有把握地领导着,把农业的中国推向工业化。”这次会议是指(  ) A.中共七大 B.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八大二次会议 6.(2013年河北一模)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指出:1952年—1956年这4年间,北京大学的科研项目有100项,1956—1957年有400项。1958年8月1日开始算起,只用了40天的时间,科研成果就达到了3406项,其中达到或超过国际水平的有119项,属于国内首创的有981项。这表明(  )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双百”方针推动了科技发展 C.科技领域出现了“大跃进” D.科技工作者具有非凡创造力 7.“公社的山羊长得壮,上山碰到非洲象。山羊打了个大喷嚏,轰隆一声震天响。大象吓得直哆嗦,扑通跪倒直喊娘。”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盛行(  ) A.浮夸风 B.“共产风” C.高指标 D.瞎指挥 8.(2013年浙江杭州一模)《人民日报》某篇社论中指出:“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在亚洲东部的广阔的地平线上出现了,这就是我国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政社合一的……它一出现,就以它的强大的生命力,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这种“新的社会组织”所带来的影响是(  ) A.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B.使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 C.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确道路 D.使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9.(2013年浙江温州二模)1961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各城镇精简职工队伍,到年底,职工减少了872万,城镇人口减少1000万人左右。1962年、1963年又减少职工1000多万人,减少城镇人口1600万人左右。这主要是为了(  ) A.缓解粮食供应紧张状况 B.疏散人口,准备战争 C.支持农业合作化运动 D.增强国有企业活力 10.(2013年云南一模)下图所示票证曾经是百姓购买粮食的重要凭证——粮票。这种粮票的发行与使用反映了当时(  ) A.百姓生活受制于计划经济 B.浙江省粮食销售秩序井然 C.“文革”对经济发展的破坏 D.国家因为天灾而粮食短缺 11.“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对联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个国民经济建设方针的注解?(  )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 B.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12.(2013年北京海淀高三期末)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方面取得的成果有(  ) ①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提出了建立先进工业国的总任务 ③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 ④提出了发展科技文艺的“双百”方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ingmingd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