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三历史单元训练:P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doc

高三历史单元训练:P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单元训练:P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doc

P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目录 P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1 P1希腊先哲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1 P2启蒙运动 1 P1希腊先哲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历史卷·2015届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三10月月考(201410)】O2 P1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时间 14世纪—16世纪?欧洲大学 10世纪—13世纪??中国书院 课程 教学 主要 内容 文法、文学、历史 (1)基本教材:儒家经典著作。 (2)重要读物:理学大师著作、讲义、语录、注疏;史学著作包括《左传》《汉书》等;诗词教材包括《诗经》《楚辞》等。 (3)其他:治民、讲武、水利、算数等学科,但比例很少,不如儒经地位高。 文法 辩证法 算术 几何学、地理学 天文学、力学 音乐 14—16世纪欧洲的大学的课程设置天文学、力学、几何学、地理学等可以得出欧洲教育比较重视实用性,追求科学;依据中国课程设置基本教材:儒家经典著作、重要读物:诗词教材包括《诗经》《楚辞》等其他:治民、讲武、水利、算数等学科,但比例很少,不如儒经地位高等可以得出中国书院的特点为内容单一,以儒家经典为主,侧重于伦理道德的教育。原因可以结合二者所处的时代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三个方面分别作答。 参考答案: 差异:欧洲大学课程突出实用性(经世致用),追求科学。(2分)中国书院课程内容单一,以儒家经典为主,侧重于伦理道德的教育。(课程内容重精神轻物质,重义理阐释、克己修身,而轻自然科学、实验实践。)(2分) 原因:①中国儒家思想和理学兴起的影响。 ②中国科举制的发展。文人阶层的兴起。 ③西方城市兴起和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人文主义的传播。 ⑤中西方文化传统的不同。(每点2分,满分不超过8分) 【思路点拨】本题属于借助材料考查学生比较历史问题,解题关键要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 历史卷·2015届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26.英国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里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既不是一种信条,也不是一种哲学体系;它不代表任何一个利益集团,也不想把自己组织成一种运动,它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这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据此,作者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运动的局限性主要是 A.对思想解放作用有限 B.是无组织的少数人行动 C.局限于上层知识分子 D.对政治领域的影响有限 【知识点】 【答案】 解析: 故选: 【思路点拨】 历史卷·2015届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201411)】I2M3 J1 P1P231.(20分)材料一 西方消费文化观念的历史变迁 ——高海霞《西方消费文化观念变迁研究》 材料二? (开埠通商后),近代上海的商人们讲求体面排场,追求奢侈豪华,为的是得到某种优胜者的快感,为的是向人们证实自己的社会价值。 ——朱时英《近代中国商业发展与消费习俗变迁》 材料三? 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引诱人们用手头还没有的钱买用不着的东西,……由新教伦理的节俭观让位于享乐消费观。 ——潘海林《20世纪20年代美国消费文化的崛起》 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曾把那些上街购物的家庭妇女称作爱国者。 ——韩毅《美国30年代经济危机的历史反思》 从长期来看,如果(二战后形成的)这种高福利带来的高消费制度不加以变革,……各类危机也将持续出现。 ——(2012年)周建民《欧债危机最新进展及未来走向》 请回答:(1)指出“古典时期”西方消费观念的思想来源(2分)。简要分析从“中世纪”到“现代前期”,西方消费观念变化的原因。(4分) (2)简要分析“现代时期”西方消费文化观念形成的原因。(4分) (3)材料二对研究近代中国消费观的变迁是否有历史价值?为什么?(4分,不说明理由不给分。)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所反映的不同时期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6分) 【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经济结构变动;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希腊先哲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凯恩斯主义;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福利国家政策 【答案】 解析:第(1)问中第一小问 第(2)问依据材料二 第(3)问 第(4)问依据材料三中“由新教伦理的节俭观让位于享乐消费观”“ 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 “福利带来的高消费带来各类危机也将持续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ingmingd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