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粪便检验 课件PPT.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粪便检验 课件PPT

粪 便 检 验 ;粪便是什么?;粪便的主要成分: 1、消化后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 2、消化道分泌物; 3、肠壁脱落的上皮细胞; 4、细菌,如大肠埃希氏菌、肠球菌等 5、无机盐 6、水;粪便检查的主要目的: 1、了解消化道有无炎症、出血、寄生虫感染、恶性肿瘤; 2、根据粪便的形状、组成,判断胃肠、肝胆、胰腺等器官的功能状况; 3、分析有无致病菌及肠道正常菌群有无失调。;粪便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1、容器和时间 采集新鲜粪便,盛于洁净、干燥、无吸水性的有盖容器内。 采集后于1小时内检查完毕,否则易导致有形成分的破坏和病原菌的死亡。 ;3、寄生虫 检查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滋养体时在排便后立即检查,冬天送检时需保温; 检查日本血吸虫卵时应取脓血、黏液部分; 检查蛲虫卵时于晚12时或清晨排便前自肛门周围皱襞处拭取并立即镜检。 ;4、粪便隐血试验 应于3天前禁食动物血、肉类、肝脏,并禁服铁剂及维生素C等药品。 ; 粪便的一般性状检查 ;1、粪便量 粪便量的多少与食物种类、进食量及消化器官的功能有直接关系。进食粗粮及纤维素较多的食物,粪便量相对较多。;2、粪便外观 颜色:正常人粪便因含粪胆素而呈黄褐色,婴儿粪便因含胆绿素而呈黄绿色或金黄色。 ;颜色;性状 正常人粪便为成形软便,婴儿为糊状便。病理状态时,粪便性状可发生改变。;1、黏液便 小肠炎症时,增多的黏液均匀地混合于粪便之中;来自大肠病变的黏液附着于粪便表面。 黏液便常见于各种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 ;2、脓性及脓血便 细菌性痢疾时,以黏液及脓为主,脓中带血;阿米巴痢疾时,以血为主,血中带脓,呈暗红色稀果酱样。 常见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或直肠癌。;3、鲜血便 常见于直肠息肉、结肠癌、肛裂和痔疮。 痔疮时常在排便之后有鲜血滴落,其他疾病多见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 ;4、胨状便 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常于腹部绞痛后,排出黏胨状、膜状或纽带状物。;5、柏油样便 多见于上消化道出血,出血量可达50毫升以上,粪便呈褐色或黑色,富有光泽,隐血试验阳性。 红细胞破坏 释放出铁 铁与肠道中的硫化氢生成硫化铁而呈黑色 刺激肠壁分泌过多黏液附着于粪便表面,使之富有光泽,形成柏油样便。 ;6、稀糊状或稀汁样便 见于各种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的腹泻,尤其是急性胃肠炎。 小儿肠炎时,胆绿素来不及转变为粪胆素而呈绿色稀糊样便。若遇大量黄绿色稀汁样便并含有膜状物时应考虑到假膜性肠炎。;7、米泔样便 多见于霍乱、副霍乱 呈乳白色淘米水样;8、白陶土样便 由于胆道阻塞,进入肠道的胆汁减少,粪胆素生成减少,使粪便呈灰白色。 主要见于阻塞性黄疸;9、球形硬便 常见于习惯性便秘,粪便在肠道内停留过久,水分过度吸收所致。;10、乳凝块状便 提示脂肪或酪蛋白消化不完全, 常见于消化不良、婴幼儿腹泻。;气味 粪便恶臭多因未消化蛋白质发生腐败所致,一般见于慢性肠炎、胰腺疾病、消化道大出血、结肠或直肠癌; 粪便鱼腥臭味见于阿米巴性肠炎; 粪便酸臭味见于脂肪或糖类消化吸收不良。 ; 粪便显微镜检查 ;一、涂片镜检法 1、直接涂片镜检法:低倍镜观察全片有无虫卵、原虫及包囊,再用高倍镜观察细胞等病理成分的形态及结构。 ;2、沉淀镜检法:制备粪便混悬液、过滤去渣、离心混悬液的纸片镜检。 原虫包囊和蠕虫卵比较大,可沉淀浓集于容器底部,有助于提高检出率。;3、浮聚镜检法:利用比重较大的液体,使原虫包囊或蠕虫卵上浮,集中于液体表面。 饱和盐水浮聚法 钩虫虫卵 硫酸锌离心浮聚法 原虫包囊、蠕虫卵、 蔗糖离心浮聚法 隐孢子虫卵囊;粪便中各有形成分的形态和意义;细胞 1、白细胞 小肠炎症—白细胞数量不多,均匀混合于粪便中,且细胞已被部分消化难以辨认; 结肠炎症—如菌痢,白细胞大量出现,常见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呈灰白色,胞体肿胀、坏死、破碎、结构不完整,胞质内充满细小的颗粒,核不清楚的中性粒细胞,常成堆出现,此时称为“脓细胞”; 过敏性肠炎、阿米巴痢疾、钩虫病—较多嗜酸粒细胞,同时伴有夏科- 雷登结晶。 ;夏科-雷登结晶 为无色透明的菱形结晶,两端尖长,大小不等,折光性强。;2、红细胞:正常粪便无红细胞。 上消化道出血—红细胞被破坏,粪便中难以见到。 下消化道炎症或出血—可出现数量不等的红细胞,如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直肠息肉、痔疮等。;消化道疾病时由于炎病损伤出血,白细胞、红细胞同时存在。 细菌性痢疾时红细胞少于白细胞,多分散存在且形态正常; 阿米巴痢疾者红细胞多于白细胞,多粘连成堆存在并有残碎现象。;3、巨噬细胞:能吞噬较大异物的单核细胞。常随脓细胞出现于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粪便中,也可见于急性出血性肠炎或溃疡性结肠炎。 ;4) 5)肿瘤细胞:乙状结肠癌、直肠癌病人的血性粪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