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汽车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与诊断PPT
2、用检测仪检测前照灯的发光强度和光束照射位置 (1)发光强度检测原理 检测电路由光度计、光电池和可变电阻组成。 转向参数测量仪由操纵盘、主机箱、连接叉和定位杆等组成。底盘和连接叉之间装有力矩传感器。 第二节 汽车传动系统检测 传动系统技术状况检测有经验检测法和仪器检测法两类。 一、汽车传动系统功率损失和传动效率的检测 汽车传动系统的功率损失可在底盘测功机上检测:测出汽车的驱动轮功率和传动系统功率损失,可换算出传动系统的传动效率。 二、离合器滑转的检测 用离合器打滑测定仪检测,仪器由闪光灯、高压电极、电容、电阻等组成。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频闪原理。 三、传动系统角间隙的检测 传动系统各总成和机件的磨损与其间隙有密切关系。 1、指针式角间隙检测仪原理 指针式角间隙检测仪由指针、测力扳手和刻度盘组成。 检测时可分段进行: 驱动桥角间隙 万向传动装置的角间隙 离合器和变速器各档的角间隙 总的传动系统角间隙 2、数字式角间隙检测仪原理 检测仪主要由用导线相连的倾角传感器和测量仪组成。其原理如图: 第三节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 一、汽车制动过程 制动的全过程包括驾驶员作出反应、制动器起作用、持续制动和制动释放三个阶段。 二、汽车制动性能诊断参数和标准 检测的方法有路试和台试两种。 路试法可检测制动距离和跑偏量、制动减速度、制动协调时间和跑偏量。 台试法主要检测制动力、制动协调时间和左右轮制动力差。 1、制动距离 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应符合要求。 2、制动减速度 制动减速度反应了制动时汽车速度降低的快慢,用减速度仪检测制动减速度。 3、制动力 用制动力检验汽车的制动性能时,应符合下面要求:制动力总和占整车重力的百分比,空载≥60%或满载≥50%;主要承载轴的制动力占该袖轴荷的百分比,空载≥60%或满载≥50%。 左、右轮制动力差与该轴左右轮中制动力大者之比对前轴不得大于20%,对后轴不得大于24%。 车辆各轮的阻滞力均不得大于该轴轴荷的5%。 驻车制动力的总和应不小于该车在测试状态下整车重量的20%。 三、制动性能的检测 汽车制动性能常用制动试验台检测。 1、制动试验台的分类 按测试的原理分:反力式和惯性式 按试验台支承车轮形式不同分:滚筒式和平板式。 按检测参数不同分:测制动力式、测制动距离式和综合式三种。 按测量、指示装置不同分:机械式、液力式和电气式。 按试验台同时能测车轴数不同分:单轴式、双轴式和多轴式。 2、单轴反力式滚筒制动试验台结构及工作原理 (1)结构 反力式滚筒制动试验台由滚筒装置、驱动装置、举升装置、测量装置、指示和控制装置组成。 1)滚筒装置 一般有四个滚筒,滚筒表面有提高附着系数的覆盖层,有的有第三滚筒。 2)驱动装置 有电动机和减速器组成。 3)举升装置 气压式、电动式、液压式举升器。 4)测量装置 由测力杠杆和传感器组成。 5)指示和控制装置 电子式 (2)单轴反力式滚筒制动试验台工作原理 1)车轮制动试验时的受力分析 2)工作原理 3、惯性式制动试验台结构及工作原理 可检测汽车各轮的制动距离、制动时间或减速度。 4、平板式制动试验台结构及工作原理 主要由测试平板、测量显示系统和踏板力计组成,可检测汽车制动力、制动协调时间等。 第四节 车轮平衡检测 一、基本知识 1、静不平衡 汽车的转速越高、不平衡质量越大,且距离旋转中心的距离越远,由静不平衡所产生的离心力也越大。 2、动不平衡 动不平衡的车轮旋转时会产生方向不断变化的力偶,导致车轮摆振。 二、车轮平衡机的类型和检测原理 1、车轮平衡机的分类 1)按功能分:车轮静平衡机和车轮动平衡机 2)按测量方式分:离车式车轮平衡机和就车式车轮平衡机 3)按平衡机转轴的支承方式分:软式车轮平衡机和硬式车轮平衡机。 2、硬式两面测定车轮动平衡机的结构 由驱动机构(电动机、传动装置)、转轴与支承、机箱、制动装置和防护罩组成。 三、车轮不平衡测量原理 1、静不平衡 可在离车式或就车式车轮平衡机上检测。 2、动不平衡 通过测量安装在平衡机车轮高速旋转时所产生的离心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