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现代分子生物学笔记朱玉贤2
现代分子生物学笔记朱玉贤版第一讲 序论 二、现代分子生物学中的主要里程碑 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所有生物大分子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重要性、规律 性和相互关系的科学, 是人类从分子水平上真正揭开生物世界的奥秘, 由被动地适应自然界 转向主动地改造和重组自然界的基础学科。 当人们意识到同一生物不同世代之间的连续性是 由生物体自身所携带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 科学家为揭示这些遗传密码所进行的努力就成为 人类征服自然的一部分, 而以生物大分子为研究对像的分子生物学就迅速成为现代社会中最 具活力的科学。 从 1847 年 Schleiden 和 Schwann 提出细胞学说,证明动、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到 今天, 虽然不过短短一百多年时间, 我们对生物大分子--细胞的化学组成却有了深刻的认识。 孟德尔的遗传学规律最先使人们对性状遗传产生了理性认识,而 Morgan 的基因学说则进一 步将性状与基因相耦联,成为分子遗传学的奠基石。Watson 和 Crick 所提出的脱氧核 糖酸双螺旋模型,为充分揭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铺平了道路。在蛋白质化学方面,继 Sumner 在 1936 年证实酶是蛋白质之后,Sanger 利用纸电泳及层析技术于 1953 年首次阐明 胰岛素的一级结构,开创了蛋白质序列分析的先河。而 Kendrew 和 Perutz 利用 X 射线衍射 技术解析了肌红蛋白(myoglobin)及血红蛋白(hemoglobin)的三维结构,论证了这些蛋 白质在输送分子氧过程中的特殊作用,成为研究生物大分子空间立体构型的先驱。 1910 年,德国科学家 Kossel 第一个分离了腺嘌呤,胸腺嘧啶和组氨酸。 1959 年,美国科学家 Uchoa 第一次合成了核糖核酸,实现了将基因内的遗传信息通过 RNA 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同年,Kornberg 实现了试管内细菌细胞中 DNA 的复制。 1962 年,Watson(美)和 Crick(英)因为在 1953 年提出 DNA 的反向平行双螺旋模型而与 Wilkins 共获 Noble 生理医学奖,后者通过 X 射线衍射证实了 Watson-Crick 模型。 1965 年,法国科学家 Jacob 和 Monod 提出并证实了操纵子(operon)作为调节细菌细胞代 谢的分子机制。此外,他们还首次推测存在一种与 DNA 序列相互补、能将它所编码的遗传信 息带到蛋白质合成场所(细胞质)并翻译产生蛋白质的 mRNA(信使核糖核酸)。 1972 年,Paul Berg(美)第一次进行了 DNA 重组。 1977 年,Sanger 和 Gilbert(英)第一次进行了 DNA 序列分析。 1988 年,McClintock 由于在 50 年代提出并发现了可移动遗传因子(jumping gene 或称 mobile element)而获得 Nobel 奖。 1993 年, 美国科学家 Roberts 和 Sharp 因发现断裂基因 (introns) 而获得 Nobel 奖。 Mullis 由于发明 PCR 仪而与加拿大学者 Smith(第一个设计基因定点突变)共享 Nobel 化学奖。 此外,Griffith(1928)及 Avery(1944)等人关于致病力强的光滑型(S 型)肺炎链球菌 DNA 导致致病力弱的粗糙型(R 型)细菌发生遗传转化的实验;Hershey 和 Chase(1952)关 于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Crick 于 1954 年所提出的遗传信息传递规律(即中心法 则) :Meselson 和 Stahl (1958) 关于 DNA 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以及 Yanofsky 和 Brener (1961) 年关于遗传密码三联子的设想都为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我国生物科学家吴宪 20 世纪 20 年代初回国后在协和医科大学生化系与汪猷、 张昌颖等人一 道完成了蛋白质变性理论、 血液生化检测和免疫化学等一系列有重大影响的研究, 成为我国 生物化学界的先驱。20 世纪 60 年代、70 年代和 80 年代,我国科学家相继实现了人工全合 成有生物学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 解出了三方二锌猪胰岛素的晶体结构, 采用有机合成与酶 促相结合的方法完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全合成, 在酶学研究、 蛋白质结构及 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等方面都有世所瞩目的建树。 三、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所有生物体中的有机大分子都是以碳原子为核心,并以共价键的形式与氢、氧、氮及磷以不 同方式构成的。不仅如此,一切生物体中的各类有机大分子都是由完全相同的单体,如蛋白 质分子中的 20 种氨基酸、DNA 及 RNA 中的 8 种碱基所组合而成的,由此产生了分子生物学 的 3 条基本原理: 1. 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