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学]第三章 大气圈01
第三章 大气圈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与结构 第二节 大气的热能和温度 第三节 大气水分 第四节 大气的运动 第五节 天气系统 第六节 气候 一、大气的组成 二、大气的垂直结构 三、大气的物理性状 ⒈干洁空气 ⒉水汽 ⒊大气颗粒物 大气中,除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主要成分是氮(容积约占78%)、氧(容积约占21%);其次是氩(0.9%)和CO2(0.03%);此外,还有一些稀有气体和CH4、SO2、NO2、CO、NH3、O3等,它们的总和也不超过0.1%。 来自江、河、湖、海及潮湿物体表面的水分蒸发和植物的蒸腾。 水汽含量有明显的时空变化,一般情况是夏季多于冬季。低纬度暖水洋面和森林地区的低空水汽含量最大,按体积来说可占大气的4%,而在高纬度寒冷干燥的陆面上,其含量则极少,可低于0.01%。垂直方向上,空气中的水汽含量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观测证明,在1.5~2km高度上,空气中水汽含量己减少为地面的一半;在5km高度,减少为地面的1/10。 大气中还悬浮着多种固体微粒和液体微粒,统称大气气溶胶粒子。 固体微粒有的来源于自然界,如火山喷发的烟尘,被风吹起的土壤微粒,海水飞溅扬入大气被蒸发后的盐粒,细菌、微生物、植物的孢子花粉,冰晶,流星燃烧所产生的细小微粒和宇宙尘埃等;有的是由于人类活动,如燃烧物质排放至空气中的大量烟粒等。它们多集中于大气的底层。 液体微粒是指悬浮于大气中的水滴等水汽凝结物。它们常聚集在一起,以云、雾形式出现,不仅使能见度变坏,还能减弱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对气候有很大的影响。 ⒈对流层 ⒉平流层 ⒊中间层 ⒋暖层 ⒌散逸层 ⑴范围 ⑵特征 在低纬度地区平均为17~18km,在中纬度地区为10~12km,在高纬度地区为8~9km。 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垂直对流运动强 ③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⑴范围 ⑵特征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顶上,高度在17~55km之间。 平流层下部称同温层,随高度增高,气温保持不变或稍有上升,直到30~35km处气温均保持在-55℃左右;再向上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到平流层顶升至-2℃左右。 ①气温分布受地面影响小 ②平流层内垂直对流运动很弱 ③大气透明度高 从平流层顶到55~85km间的一层,称为中间层。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迅速下降,至中间层顶,气温可达 -92℃左右。该层大气垂直运动相当强烈,故又称高空对流层。中间层内水汽含量更少,几乎没有云层出现。 ⑴范围 ⑵特征 从80km到约500km称为热层。该层空气密度很小,在270km处空气密度为地面的一百亿分之一,由于空气稀薄,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照射下,氧和氮的一部分分子分解成原子。 ①气温随高度增高而普遍上升 温度最高可升至1200℃这一极大值。 ②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从这一特征来说,又可把热层称为电离层,电离层的存在使无线电波能进行远距离传播。 在热层上部800km以上的大气层,还有一个散逸层(或外层大气层)。那里空气极其稀薄,远离地面,受地球引力作用较小,因而大气质点将不断地向星际空间逃逸。 本层是大气层与星际空间的过渡地带。 ⒈主要气象要素 ⒉大气状态方程 ⑴气温 ⑵气压 ⑶风 ⑷湿度 ①概念 ②单位 ③观测 ④统计 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实质上是空气分子平均动能的表现。 目前我国规定用摄氏度(℃)温标,以气压为1013.25hPa纯水的冰点为零度(0℃)、沸点为100度(100℃),其间等分100等份中的l份即为l℃。在理论研究上常用绝对温标,以K表示,这种温标中一度的间隔和摄氏度相同,但其零度称为“绝对零度”,规定等于-273.15℃。因此水的冰点为273.15K,沸点为373.15K。 气温一般以百叶箱中干球温度为代表。 用温度计来量测气温。温度计应安装在标准的百叶箱里,防止太阳光直射并让空气自由流动。仪器安装在距地面1.2~1.8m高度。 一般只记录一天的最高与最低温度。可使用最高-最低温度计。一个温度计表明重新调整以来的最高温度;另一个表明最低温度。 自记温度计在一张贴于缓慢转动的圆筒的图纸上画出连续的记录曲线。 将某一天的最高、最低气温加在一起除以2,即得日平均气温;将一整月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核心素养目标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课《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pdf VIP
- 2025河南中原现代物流有限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招聘12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docx
- 2024-2025新人教版小学数学6六年级上册(全册)优秀课件.ppt
-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造房子教案(共6课)(2025秋最新版).doc
- 人教版2024新七年级入学分班考试卷(测试范围:初小衔接、有理数、代数式)原卷版.pdf VIP
- 《农业经济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VIP
- 蓝牙BLE射频手动测试指导书.doc VIP
- 公安局辅警招聘考库《综合理论知识》(含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公安工作基本知识)教程分析.doc VIP
- 某公司搬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