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的决定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决定理论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个体经济单位:单个消费者(公众、家庭),单个生产者(厂商、企业)和单个市场。
二、微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条件
1.理性人假设或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的本性都是利己的,在一切经济活动中其行为都是合乎理性的,力图以最小的代价去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理性人实际上就是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讲的“经济人(economic man)” “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
2.完全信息
经济个体(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对有关的经济情况具有完全的信息。
三、微观经济学主体的基本关系
1.消费者 既是产品的需求者又是生产要素的供给者。
生产者 既是产品的供给者又是生产要素的需求者。
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经济活动通过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供求关系的相互作用联系起来。
消费者(公众)是要素所有者和供给者,包括:工人 ——劳动—— 工资
借贷资本家——资本—— 利息
土地资本家——土地—— 地租
企业家 ——企业家才能——利润
2.从公众看,其经济行为是公众在要素市场提供生产要素(L、K、N、E)得到收入(工资、利息、地租、利润)后,在产品市场上购买所需产品去消费,以获得效用最大化。
从企业看,其经济行为是从要素市场购买生产要素:雇用工人、购买机器设备,租用土地、雇佣企业家,生产出产品出售,以获得利润最大化。
调节公众和企业行为的是价格机制,即产品价格和要素价格机制。产品价格由产品市场上产品需求和供给决定;要素价格由要素市场上要素需求和供给决定。
第二节 需求曲线
一、需求的概念(Demand)
1. 定义: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内在某种商品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注意:同时涉及两个变量:商品价格及与该价格相对应的需求量。非实际购买量。
2. 需求的两个条件
(1)愿意购买——购买的欲望
(2)能够购买——购买的能力
3. 两种需求
(1)个人需求: 单个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对于某商品在各种可能价格下的需求量。
(2)市场需求: 某市场所有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对于某商品在各种可能价格下的需求量。
4. 两个概念
(1)需求量: 某一价格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2)需求(状况):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1.需求表:描述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相应需求量之间对应关系的表格。
例:2006年第1季度威海,鸡蛋市场需求状况如表2-1所示
A B C D E 价 格 1 2 3 4 5 需求量 700 600 500 400 300 2.需求曲线 如图2
三、需求规律
1. 需求规律的内容:在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给定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化关系,即价格提高,需求量减少;价格降低,需求量增加。
在其作用下,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2.?需求规律存在的原因
(1)替代效应:其他条件不变,某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人们用另一种商品替代该种商品,从而减少该种商品的需求量;若某种商品价格下降,会导致人们用该种商品替代其他商品,从而增加该种商品的需求量。
(2)收入效应:商品价格变化引起人们实际收入反方向变化,从而改变了商品的需求量。
四、需求函数
1. 影响商品需求量Qd的因素
(1) 商品本身的价格 P
两者存在反方向的关系: 一种商品价格越高,对商品的需求量越少。
(2)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Y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消费者的收入水平越高,对商品的需求量越多。
(3) 相关商品的价格 Px
①替代品:可以相互替代消费。
如:猪肉价格上升,对牛肉的需求量会增加。
②互补品:共同使用才能发挥效用。
如: 汽油价格上升,汽车的需求量会减少。
(4) 消费者的偏好 T
偏好增强,需求量上升。 广告的目的就在于引导人们的偏好。
(5) 消费者的价格预期 Pe
若预测黄金将要涨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