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等以下学校提供家长或监护人及实际照顾谘商或辅导-山崎国小
新竹縣山崎國小提供家長、監護人或實際照顧學生者
諮商或輔導實施計畫
壹、依據
一、依據家庭教育法第十五條第一項規定訂定。
二、依據新竹縣政府102年11月25日府教社字第1020174233號函辦理。
二、藉由不同形式的教育方案和輔導策略,幫助重大違規、特殊行為學生家長、監護人或實際照顧者,能夠了解並接納孩子不同發展階段的心理需求,並協助其發展良好的親子互動,提升擔負親職角色責任和教養子女的能力,以成為有效能的親職角色,培養身心健全的下一代。
參、指導單位:新竹縣政府教育處、新竹縣家庭教育中心
肆、主辦單位:新竹縣山崎國小
伍、實施對象
一、具重大違規事件、特殊行為學生之家長、監護人及實際照顧者。
二、兒少保護、高風險家庭或家庭失功能之虞者。
陸、提供家長、監護人或實際照顧者之輔導層級
輔導層級乃藉由導師、輔導教師或輔導人員針對重大違規事件、特殊行為學生之主要照顧者,依其心理健康情形與親職困難程度,評估其在親職角色中
的輔導需求,進而提供其適切的輔導層級與介入策略,主要分為下列三個層級。
輔導層級 照顧者之親職困難程度 介入性質 介入之輔導策略 專業人員或資源 一級 照顧者本身心理健康,能以較健康的態度面對孩子的特殊行為,並能主動或配合學校建議學習親職相關知能。 教育性與預防性 讀書會、親職教育講座、提供資源、親職成長團體等。 導師、輔導教師、輔導組長、相關之行政人員或輔導志工 二級 照顧者本身心理健康,但面對孩子的特殊行為,衍生較明顯的親職教養壓力與困擾。 預防性、支持性或治療性 個別家長諮詢、團體家長諮詢或邀請相關輔導網絡單位召開個案研討會議。 輔導教師、特教老師、輔導志工或專業輔導人員等
三級 照顧者本身疑似因心理疾患或重大生活壓力,導致在親職角色上有明顯失功能。 支持性或治療性 家長個別諮商、家族治療或轉介相關輔導網絡單位 醫療人員、社工師、心理師或社福單位等 柒、評估、轉介與輔導流程:(參如附件一)
捌、輔導策略
一、一級輔導策略:
(一)透過多元方式定期辦理家長學習、親職講座、讀書會、親職成長團體、父母成長活動或親子活動等,以提升家長親職知能與親子溝通技巧。
(二)結合校內外資源(如社區、社福單位),邀請已發生重大違規或特殊行為學生之家長、監護人或實際照顧學生者參與校內、外親職教育活動。
二、二級輔導策略:
(一)輔導教師、輔導專業人員或相關專業人員,提供有親職困難之家長進行個別或團體諮詢,提昇其問題解決能力,並適時提供相關輔導課程、小團體輔導或親子團體課程等。
(二)規劃跨專業之個案會議,透過專業對話協助照顧者理解個案行為與親職角色間之關聯性,提升其管教與溝通能力。
三、三級輔導策略:
(一)照顧者之親職困難主要來自於其自身之心理疾患或過度之情緒困擾,有進行個別治療之必要,則應轉介醫療或社福單位進行個別治療。
(二)照顧者之親職困難與家庭婚姻之關係衝突有密切之關聯性,則應轉介醫療或社福相關單位進行家族治療。
玖、紀錄與追蹤
一、針對上述受輔家庭之親職功能及學生行為狀況,由導師記錄於學生輔導紀錄表,以掌握學生之生活現況並持續輔導。
二、輔導人員建立個案管理,填寫個案輔導紀錄,評估個案處遇成效並追蹤輔導。
三、輔導紀錄依保密作業原則建檔造冊留存。
拾、聯結相關資源
學校應適時連結相關資源網絡,進行家長、監護人或實際照顧者諮商與輔導。
拾壹、保密作業原則
一、學生之個案輔導資料基於保密原則,不得擅自提供與學生無關人員參閱及研究使用。
二、調閱人員應負保密資料之責,嚴禁將資料內容公開,以避免觸犯相關法律與行政責任,並尊重個人隱私。
三、如為配合學術單位研究需要,應事先徵得家長同意後,再提供所填寫問卷或請家長接受訪談……等配合措施。
四、接觸特殊個案的行政人員、老師及認輔志工,應遵守資料保密及專業倫理的原則,避免與無關的人員談論或散播相關訊息,如有必要應秉持匿名原則以保護個案,進行個案轉介時亦同。
五、有關學生個人資料的調查或會簽應避免指派學生傳閱,依公文密件處理流程由專人處理。
拾貳、預期效益
一、使學校能依照家長需求及對象,提供不同親職教育方式,建立親師合作機制。
二、使家長、監護人或實際照顧學生者,透過學校建置之輔導措施,協助家長提升親職教養知能,發揮親職教養功能,使學生能有健全的成長與學習環境。
三、使家長、監護人或實際照顧學生者能了解諮商或輔導優先順序、所提供的適當策略、相關資源及保密原則,提供完善的計畫。
四、使學校能整合校內、外相關資源提供家長、監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