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主题陈肇兴洪弃生.PDF

  1.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题陈肇兴洪弃生

主題:陳肇興、洪棄生 一、 洪棄生作者生平 (一)家世 洪清胡是洪棄生家族之渡台祖,為十八世,約於嘉慶元年前後至家慶十九年間偕 弟至德(名清嵩)渡台。渡台後暫時落腳彰化縣東螺堡(今北斗),以梓匠為生。 其父江霖,不僅在北斗出生,也在此地先後娶妻陳氏、張氏,結縭後因避「曾圭 角之亂」[1]遷徙到彰化城內,又經「戴萬生之亂」[2]再遷至鹿港。鹿港是洪棄 生先人來台最後的遷徙定居的地方,也是他出生、成長和埋葬的地方。 棄生之父江霖,字子榮,其一生最大心望,就是期望棄生成就功名事業,光宗耀 祖,因此在光緒十七年(一八九一)病危那年,棄生正準備參加舉人考試,為了 不影響他的行程,刻意隱埋病情,然仍在棄生秋試之前病逝。棄生前母陳氏無子, 二十九歲時就去世。生母張氏哮,生有四子二女,棄生是四子,家中排行最小。 棄生有妻室三人:元配丁鵬,兩名側室為陳珵及楊如意。有四子三女,次子洪炎 秋,是子女中最有成就者,有《文學概論》、《洪炎秋自選集》等三十餘本著作。 關於洪棄生的生卒年,目前各傳記資料記載,都說他生於清同治六年(一八六 七),卒於民國十八年,享年六十三歲。據程玉鳳考證,認為應是生於清同治五 年(一八六六),卒於民國十七年。洪棄生長子棪材,幼時不喜歡書習詩文,屢 遭棄生鞭笞,仍逃學好玩,頗令其父頭痛傷神,後於其父友人彰化同志信用組合 (今信用合作社)任書記,民國十六年(一九二七),和社中同事,虧空公款五、 六萬,而逃到福建,棄生為了代他償還虧款,被日警逮捕入獄,後病死。[3] (二)名號 洪棄生一生用的名號很多,有攀桂、一支、月樵、繻、棄生、棄父等等。洪棄生 本名攀桂,只見於族譜,平日少用,古人稱登科為「折桂」,其父取名「攀桂」, 或取意如此。一枝則為棄生的讀書名或官章。 「月樵」是棄生的字,此為一生中最常用,範圍最廣的字,日據前後皆普遍使用, 朋輩或鹿港本地人士多以「月樵」尊稱。 洪青雲,光緒二十年台灣知府孫袞舉行觀風試時,棄生以此名參加考試,試考官 眼力,因此「洪青雲」只見於觀風試稿。其子洪炎秋作傳略時云「台灣淪陷後, 改名繻,字棄生」。 洪棄父之名始見於民國十一年,當年他陪父親到大陸遊歷,攜帶《瀛海偕亡記》 和《中東戰記》二書稿,委託北京大學出版,為了避筆禍,《瀛海偕亡記》改名 《臺灣戰記》,作者不用真名,改用「洪棄父」之化名。 「洪曰堯」之名,只見於日本昭和五年(民國十九年,一九三○),據洪棄生日據 之戶政除戶簿登記為「洪曰堯」,可見此是其日據時的另ㄧ名字。 (三)家境 1. 少年求學時期至光緒二十年 自祖父移居來台,代代以首飾手藝為業,其父曾先後為洪李兩家經營金銀店,營 利雖多,分銀卻少,因其人誠實不苟,獲利微薄,家庭經濟拮据。晚年獨立經營 金銀業後,經濟大獲改善,可算中等以上小康之家。 棄生幼年,家境不佳,但十分上進,求學時的學費,完全來自書院考試所的的膏 火[4] 。 2. 光緒二十一年至光緒二十六年 光緒二十一年日人據台,當時三十歲的棄生不再繼續求取功名。由於台灣抗日義 軍迭起,其母逃避戰亂,飽受驚嚇,於台灣淪陷後即病逝。家中經濟亦有重大改 變,為報社寫稿是他賴以維生的經濟來源之一。 光緒二十六年後,棄生由於筆耕較少,報社又虧欠稿費,其兄認為他不能分擔家 計,乃主動提議分家,棄生只得同意,他所分得的家產僅有數百卷的書籍。 這段期間,是他經濟狀況最差的時候,充滿無奈和無力感,但他還是勉強支撐度 過難關。 3. 光緒二十七年至民國十七年逝世 從棄生中晚年的詩中,可知其經濟狀況不錯,不但自費出版《寄鶴齋書曫》,分 贈同好詩友;民國十一年由次子炎秋陪同,攜帶此書赴大陸遊歷八州半年,可見 經濟不錯,衣食無虞。 (四)求學應舉 洪棄生曾在書房接受過啟蒙教育,後在彰化的「白沙書院」就讀,其在書院求學 期間, 從 老師和地方官員的評語得知,他是位才華出眾的優秀學生。以他的才 氣,參加科舉考試,應該輕而易舉,然而事與願違,他在考場並不順利,從光緒 十二年(一八八六)第一次參加秀才考試,經過「三登草榜」[5] ,經過三次的 失敗,直到光緒十五年(一八八九)第四次參加秀才考試時,才遇見賞識他的伯 樂──台南知府羅大佑[6] ,拔擢取列為第一名,曰「府案首」,錄取為秀才。 (五)交遊 洪棄生的交遊廣闊,其中以詩文往來的文友最多,包刮他曾往來的詩社如鹿苑吟 社、大冶吟社,櫟社的社友;還有附庸雅俗,仰幕其才,長接濟他的台灣大富, 如基隆的顏雲年、新竹的鄭神寶、高學的陳中和,他們也多能詩能文。 根據洪棄生詩文中提及往來的朋友,如施梅樵、許夢青、施悅秋、呂汝玉、李雅 歆、施仁思、梁子嘉、林癡仙、林資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