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键入作者姓名]2017/4/12018年初三年历史科中考知识点初三年历史科中考知识点中考对历史知识的考查分为三个层次要求:识记、理解、运用。 A、识记:再认、再现历史课本中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 B、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准确地转换表述历史知识,对有关知识作出必要性解释,揭示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已知知识进行初步的合理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C、运用: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所学的历史知识,通过初步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思维活动,说明或解答问题。 目录《中国历史》第一册- 1 -原始社会——战国:- 1 -一、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P1~6页)(识记)- 1 -二、华夏之祖、早期国家的建立(识记)- 1 -三、春秋战国的纷争(识记)- 1 -四、商鞅变法(P29页)<理解>- 1 -五、文字、孔子、百家争鸣(P38-39)<识记>- 2 -秦朝——南北朝- 3 -一、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P41~43页)<识记>- 3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P55~57页)、汉通西域(P72~75页)<识记>- 3 -三、汉通西域<识记>- 3 -四、丝绸之路(P73)<理解> 识图(P73)- 4 -五、昌盛的文化(识记)- 4 -六、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P89~91页)(识记)识图(P91)- 5 -七、两晋南北朝的更替;江南地区的开发(P99~102页)(指南6页)<识记>- 5 -八、北魏(鲜卑族)孝文帝(拓拔宏)改革与民族融合(P105页)<理解>- 5 -《中国历史》第二册- 5 -隋朝——唐朝- 5 -一、隋唐科举制度、(P2 —P6)大运河的开凿(P3-4)<识记>- 5 -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P5-7)<识记>- 6 -三、盛世经济的繁荣:(P9—13页)<识记>- 6 -四、科举制度(理解)- 6 -五、以谴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P21—25)(理解)- 7 -六、唐诗、书法、绘画(P31)<识记>- 7 -辽、宋、夏、金——元朝- 7 -一、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P54-59)<理解>- 7 -二、辽(契丹族)、宋、西夏(党项族)、金(女真族)等政权的并立(P45-53)<识记>- 8 -三、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统一全国、民族融合(P60-62)<理解>识人物图(P60)- 8 -四、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资治通鉴》(P70—74页)<识记>- 8 -明朝- 9 -一、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P78—81)<识记>- 9 -☆二、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P88-92)<理解>识图 1、郑和下西洋:☆(今年已经有600周年)- 9 -清朝(鸦片战争前)- 9 -一、清朝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措施、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第三册P1—11)<识记>- 9 -二、清朝前期封建专制的政治(P18—21)<识记> 1、康乾盛世:指康熙、雍正、乾隆统治时期。- 10 -三、闭关锁国政策(P15—16)<运用>- 10 -四、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识记)- 10 -中国历史(第三册)- 11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11 -一、林则徐与虎门销烟、(P24)《南京条约》(P31)识记- 11 -二、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P32)<理解>- 11 -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P44-48)识记- 11 -四、左宗棠收复新疆识人物图(P55)<识记>- 11 -五、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P61-62)<理解>- 11 -六、八国联军侵华战争(P76)<识记>- 12 -七、《辛丑条约》(P79)<运用>- 12 -八、中国是怎样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12 -近代化的起步:- 12 -一、洋务运动(封建地主阶级掀起的)(P51-53)<运用>识图- 12 -二、百日维新(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的)(P71-73)<理解>识图- 13 -三、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的)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P81、83、84)<识记>- 13 -四、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P90——92)(识记)- 14 -五、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P95)<运用>- 14 -六、新文化运动(P122-125)<运用>(见指南15页)- 1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4 -一、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P125——132)<理解>- 14 -二、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P135、139) <识记>- 15 -三、南昌起义、毛泽东和朱德井冈山会师(P10—13)<识记>- 15 -四、红军的长征(P19-23)<理解>识图(20页)- 15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
文档评论(0)